鸭货一直是人们休闲、聚会、追剧的必备品
麻、辣、鲜、咸、甜、香
总有一种滋味能打动你
让你舌尖生津,欲罢不能
塞飞亚草原鸭
被誉为“鸭肉中的神户牛肉”
以上品的肉质、独特的工艺
守候它始终如一的美味
今天
小编就带你走进塞飞亚
一起品尝美味的草原鸭
草原上飞出中国第一鸭
鸭子,习水性,因水而居,适合在水草丰美的地方生长。然而,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一座大型现代化的白羽肉鸭生产企业巍然屹立,创造了“塞外草原第一鸭”的传奇,它就是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近百亩的草原鸭繁育基地
2018年,塞飞亚公司以屠宰肉鸭2300万只、产成品6.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的骄人成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白羽肉鸭产业的龙头老大。其特色产品塞飞亚“草原鸭”不仅占领了全国市场,更是飞出国门,飞向了日本、韩国、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成就了“鸭子也能飞上天”的神话。
天然的养殖环境
赤峰市宁城县处于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古老的老哈河和坤都伦河在此交汇,在这里冲积形成了半平川半丘陵地区。北温带内陆季风性气候使这里呈现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适中,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当地广泛种植玉米、高粱、谷子等多种农作物。这就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同时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林木茂密,碧野如茵,蓝天如洗,周边百公里以内没有大型养殖企业,非常适合旱地养鸭。
占地近3000亩,具有“林中场、场中林”的父母代种鸭场
独特的发展模式
占地近500亩的塞飞亚食品工业园区
从2004年到2007年,塞飞亚实施了肉鸭产业加工三期项目扩建、两万吨熟食深加工扩建、20万吨饲料厂扩建、祖代种鸭场新建、父母代种鸭场扩建和沼气发电项目等一系列项目,构建了“种、养、加、能、肥”的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草原鸭生产加工线一角
成功培育草原鸭
肉鸭养殖,贵在品质,关键在种源。一直以来,国内所有白羽鸭种源均被国外种鸭品种控制,国内下游养殖企业付出了高昂的引进费用,成为国家之痛、行业之痛,也是塞飞亚肉鸭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
2012年,塞飞亚公司开始与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合作,由中国农科院提供种源、技术,塞飞亚投资建设育种场和实验基地,实现成果共享。经过8年的合作,完成了8个世代的选育,草原鸭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都超越或等于国外品种种鸭的指标。
草原鸭育种个体选育测定车间一角
持有“身份证”的草原鸭
到2016年,塞飞亚公司养殖的祖代和父母代种鸭以及商品鸭全部采用了草原鸭新品系,三年来为企业节约引种费约1亿元。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十多亿只草原鸭商品鸭的对比监测,新品种草原鸭的料肉比、生长速度和肉的品质、养殖户饲料效益等多项指标均好于或等于樱桃谷鸭,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8年7月,塞飞亚草原鸭新品种配套系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填补了我国白羽肉鸭没有原种的空白,成为第一个中国自主品牌肉鸭品种。
草原鸭推介会上,千名专家学者慕名而来
塞飞亚“草原鸭”系列产品,不仅同时拥有两枚中国驰名商标和两个地理标志产品,而且是国家第一批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肉食品行业50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初秋时节,掩映在绿树葱茏中的塞飞亚现代化生产车间的工人们,在一条条生产线上紧张地忙碌着,熟练地完成了从宰杀、脱毛、分割到腌制、烘烤、卤制、包装各个环节。在落日的余晖中,一箱箱,一件件装满鲜、冻鸭产品、熟食制品的冷链物流车整装待发,第二天就将出现在国内各大超市和宾馆酒店的餐桌上,部分产品还被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友人的餐桌美食。
当万顷霞光照耀在一座座白墙蓝顶的现代化养殖场上,成千上万只草原白羽鸭在和煦的阳光下悠闲地嬉戏,仿佛在谱写着一幅优美和谐灵动的生活画卷。
(文 / 庄国俊)
来源:视觉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