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特辑 | 致敬平凡的劳动者

2021-04-29     Uni旅图

原标题:五一国际劳动节特辑 | 致敬平凡的劳动者

5·1“国际劳动节”由来:

18世纪末,当时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正逐步由帝国主义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们不断地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剥削工人阶级导致工人阶级的巨大反抗,他们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条件,要求实行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84年10月,美国及加拿大八个国际性与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集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

5月1日那天,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了两人。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最终警察开枪先后共有四位工人、七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暴乱”。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推动了整个世界工人阶级的斗争热情,这些活动也成为了“国际劳动节”的前身。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上,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代表一致同意把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中国最早庆祝劳动节的活动要追溯到1918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从1950年“五一”活动开始,今年是我国第72个法定的劳动节。

《劳动的身影》,湖南怀化在建的张吉怀高铁舞水特大桥施工工地。香港中国旅游签约摄影师田文国 摄

《传统手工艺》,内蒙古。香港中国旅游社群摄影师森格 摄

《手工织网》,越南南方。香港中国旅游签约摄影师黄力生 摄

《秋作》,印度,秋后劳作的人们。香港中国旅游社群摄影师刘军 摄

《生死时速》,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病人。香港中国旅游社群摄影师陈继斌

《合力》,孟加拉国的搬运工。香港中国旅游签约摄影师江新华 摄

《盐场惠安女》,福建惠安县崇武镇。 香港中国旅游签约摄影师赵永清 摄

《提线木偶表演》,缅甸,曼德勒旅馆内极具地方特色的提线木偶表演。香港中国旅游社群摄影师溪边 摄

《火红生活》,在四川成都的一个茶馆。香港中国旅游签约摄影师黄伟雄 摄

《最美劳动者》,江苏省无锡市。香港中国旅游签约摄影师钱萍 摄

《街头卖蜜人》,香港中国旅游社群摄影师征途 摄

《码头搬运工》,孟加拉达卡河边的搬运工。香港中国旅游签约摄影师陆春南 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4H3HHkB9EJ7ZLmJLfB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