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好似一朵开在岁月里的花,她们或是灿烂在时光长河中的青青莲花,或是绽放在缤纷大地上的火红玫瑰,他们心无杂念,不患得患失,然而他们并不是没有受过伤,而是努力让过去的伤不留痕迹。他们的睿智、智慧令人景仰。这样的人,更赋想象力、创造力,更容易成功,而且这样的人往往是长寿的。
杨绛在她101岁生日时,向前来祝寿的朋友风趣地说自己是“宅女”,百岁以后的她还著书立说,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郑渊洁一个人写一本杂志,本身就是一个童话。沈从文说他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在我心中,他也是个童心未泯的人。爱因斯坦在他75岁生日之际收到一份友人寄来的礼物——一只鹦鹉,他如获至宝,为它取名“比波”,为了逗“比波”高兴,他每天为它讲笑话。爱因斯坦晚年常常驾驶着一条近乎原始的小船出航,只有这时他的心情才是最快乐的时候,身边的人称他“老顽童”。
非常赞赏杭州商学院一个睿智的班级,他们在这盛行追求名利、地位和金钱的时代,居然还想到召开一个以“寻觅未泯童心,展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班会。据报道,班会办的很成功。会场气氛热烈又不失诙谐幽默,师生们共同重温了一回童年的快乐时光。相信从这样班级走出来的学生,他们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他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是啊,童年是美好的,值得人用一生去回味,童心是可贵的,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藏!
《童年》里有句话:“大人们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该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是啊,一个“学坏了的大人”在一个童心未泯的人眼里形象是多么可怕!
曾认识过两个“学坏了的大人”,他们都是单位的小领导。那几年,小城的人们时兴房前屋后种菜,家人有幸分得了单位宿舍,人们先后陆续入住,某领导和我住同一宿舍区。
一次,宿舍的两住户闹纠纷,事情是这样的,一先入住的人家将菜园扩展到后入住的邻居的房前屋后。几年后,邻居要在自家的土地上加盖房子,建房过程中损坏了脚下的菜,只见那菜的主人不但不为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宽容表示感激,反而三番两次厚颜无耻地越过几十米远甚至还隔着人行道去挑衅,邻居只好去请单位领导来处理问题,以为领导能给自己一个公道!哪知领导来到现场,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盖房子小心点,不要损坏了人家的菜园”,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就是自家的菜园也要为盖房子让路呀!他不但不谴责侵占别人土地的人,反而让被侵占的一家不要损坏别人的菜园。
从此,这个领导在我眼里变得狰狞可恶。另一个“变坏了的大人”是我从朋友口中认识的,朋友跟我讲起自己一段痛苦的经历:她当时在一家不错的单位工作,手中掌握着人的“生死大权”,可她身边的人经常干一些违法乱纪甚至会导致死人的事,朋友怕出事,只好向单位领导反映情况,希望身处的工作坏境得到整治。可没想到的是,那领导出于个人目的,不但不遏制这种混乱现象,反而出卖了她,结果可想而知,朋友同事的恶劣行径暴露了,个人利益受到了损失,不禁群起而攻之,令她进退维谷,无法正常工作,只好要求调离了工作单位。我正纳闷,朋友工作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跳槽?听了这话,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现实是残酷的,有时残酷得令人难以承受。一个童心和良心都泯灭了的人,他们的人生不会走得很远!
人的一生都是走在自认为是去往一个非要抵达不可的目的地的路上,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步履匆匆,途中,或因某个原因,或为某个目的,而或多或少地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但只要你的童心和良心只是一时的冰封,在某个时刻、某个不经意间,或在你一次触景生情时想起自己曾经违心犯过的错而内疚,或在夜深人静时它出现在你的梦里,甚至梦醒后懊悔得久久不能安然入眠,这都是你为曾经犯的错所付出的代价。在我心目中,这样的人仍然是我的朋友。
西方哲学家认为,人是生死之间的一个旅客,有时,生命短暂得令人心疼,何苦滋生那么多的阴谋、机关与暗算,何必那么世故和偏见。
朋友,如果你身边还有童心未泯的人,请珍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