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乱补钙?不懂维D,何谈补钙

2019-07-29   公共卫生科普

我们知道维生素D在补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具体到维生素D大家又了解多少,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

维生素D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是人体对阳光照射的反应而产生的。缺乏维生素D不仅影响人体对钙、磷的吸收,更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骨质疏松、关节痛等。

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维生素D缺乏?

血清25OHD水平的检测被公认为是反映维生素D状态的最合理的指标,目前认为,血清25OHD<20ng/ml就是维生素D缺乏。

体内可检测到的维生素D的代谢物约有40多种,其中25OHD是循环中存在最多的代谢物,可反映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水平。血清25OHD水平的检测被公认为是反映维生素D状态的最合理指标。

按照此标准,中国不同纬度城市的调查显示,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

那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筛查血清25OHD水平呢?

虽然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很普遍,并不主张所有人群都需要筛查25OHD水平,但推荐在具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及需要维持合理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人群中进行血清25OHD水平筛查。

建议筛查血清25OHD水平的人群

特殊人群:

  1.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
  2. 有跌倒史和(或)有非创伤性骨折史的老年人
  3. 缺乏日照的人群
  4. 肥胖儿童和成人(体重指数≥30 kg/m2)

疾病状态:

  1. 佝偻病
  2. 骨软化症
  3. 骨质疏松
  4.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5. 慢性肾病
  6. 肝功能衰竭
  7.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服用某些药物:

  1. 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
  2. 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
  3.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等
  4. 唑类抗真菌药物:酮康唑等
  5. 某些调脂药物

补充维生素D的药物有好多,我应该选哪种呢?

维生素补充剂分三类,普通维生素D、维生素D类似物和维生素D复合制剂,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选择,具体如下:

1. 普通维生素D

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作用没有本质性区别,有研究称维生素D3的活性高于维生素D2,临床多推荐使用维生素D3。普通维生素D多数情况下作为一种营养素,用于维生素D缺乏和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2. 维生素D类似物

维生素D类似物是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包括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这两种药均不需要肾脏1α羟化酶羟化就有活性,故更适用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以及1α羟化酶缺乏或减少的患者。

3.维生素D复合制剂

碳酸钙D3:补钙药,复方成分中的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利用。

维生素AD:维生素A和D的复方制剂,主要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D缺乏症,如佝偻病、夜盲、小儿抽搐等。

鱼肝油:深海鱼肝脏的提取物,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D,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D缺乏症。

我是一名哺乳期妈妈,我应该怎么补维生素D?

哺乳期妈妈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应每日补充维生素D 1500-2000 IU。

推荐补充剂量: 维生素D缺乏高危人群的补充剂量推荐见下表:建议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补充维生素D 1500-2000 IU/d,具有维生素D缺乏高风险者的耐受上线是10000 IU/d;建议肥胖儿童和成人及用抗惊厥药、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和治疗艾滋病药物的儿童需要同年龄段的2-3倍的维生素D摄入量。

预防:增加日光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的摄入。缺少日照时建议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均可。

我是一名骨质疏松患者,我应该怎么正确补充维生素D?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采用维生素D类似物进行补充,而对于日照不足的人群可选用普通维生素D制剂进行补充。

维生素D类似物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

建议骨化三醇剂量为0.25-0.5 μg/d

建议阿法骨化醇的剂量0.25-1.0 μg/d

对于明显缺乏维生素D的骨质疏松患者,必要时可给予普通维生素D以纠正维生素D的营养缺乏,同时给予活性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长期使用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宜同时补充加大剂量的钙剂,并建议定期监测患者血钙和尿钙水平。

普通维生素D

(骨健康的基本补充剂)

建议患者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日照不足者可每天补充600-1000 IU的普通维生素D。建议至少将血清25OHD水平调整到20 ng/ml以上,最好在30 ng/ml以上。就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不建议患者常规单次补充超大剂量(> 500000 IU/年)的普通维生素D。

长期补充维生素D安全吗?

维生素D总体安全性好。使用常规剂量普通维生素D一般不需要监测血钙和尿钙,长期使用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时需要多关注其安全性。

普通维生素D安全剂量范围宽,生理剂量补充普通维生素D导致高钙血症的风险非常小,不需要常规监测血钙及尿钙。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导致高尿钙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维生素D,特别是联合补充钙剂时,一旦发现用药期间出现高尿钙或高血钙,应立即减量或停药,同时特别需要注意减少钙剂和含钙食物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