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上,郑州仁济医院南院区急诊入院一位情况紧急的宫外孕女性患者。此名患者,今年29岁,来自四川省昭觉县,是彝族人,与丈夫一起在郑州务工。
患者5天前腹部疼痛,没有在意。在来院的2小时前,活动时突然下腹疼痛加剧,并且有头晕、恶心等情况,出现休克、大汗淋漓、手脚冰凉,病情非常严重、危及生命。
郑州仁济医院妇产科魏赛红主任带领团队立即为患者会诊、开启急救绿色通道,马上为她行腹腔镜探查术、右侧输卵管病灶去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
期间,为患者其进行清除右侧输卵管妊娠病灶、对粘连处进行分离保住了患侧的输卵管、清除腹盆腔积血及血块约1000毫升。
29岁四川彝族女子宫外孕病情严重妇产科魏主任带领团队立即为其手术
据魏主任说,“输卵管仅有头发丝粗细,保住了患侧的输卵管,不影响以后怀孕。”
在住院观察期间,魏主任发现患者的家境非常贫寒,之前交的费用是东拼西凑借来的,剩余的医药费实在交不上了,家属要求出院,但是病情还需要住院观察。
魏主任表示,“保住了患侧输卵管,不影响以后怀孕”。
手术后,续不上费用,成了患者丈夫的心病,他一边揪心妻子的病情,一边忧心没有治疗费用,他无奈的告诉妻子,他决定停止治疗回工地去休养几天然后就返回家乡去。夫妻二人无助和伤心的气氛弥漫在病房里。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魏赛红主任找到了患者的丈夫,嘱咐他一定不要私自离开医院,安心地治疗,费用的事情她来想办法。
魏赛红主任和妇产科的医护们,决定科室内部发起筹款来帮助这位漂泊异乡的彝族女子。
魏主任告知家属恢复情况
侯建玺院长在第二天的查房中了解到妇产科这感人的事情,当即做出由医院为患者免除剩余费用的决定,由党办主任任筠代表医院前往病房给予关怀和慰问。
患者是彝族人,她不会说也听不太懂普通话,在和她丈夫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患者特别能干,与丈夫一起在医院附近的工地上搅拌搬运混凝土,她比一般的男工人还要能干,很累很辛苦。据悉,这是患者第三次怀孕,前两次怀孕是在家乡务工期间,均发生了意外没能保住孩子。
得知家境贫寒,魏主任安慰夫妻俩,“安心治疗,费用我们想办法。”
患者的丈夫边说家里的情况边不住地叹息,“自己很惭愧,身为一家之主,却没能好好守护妻子。治完病就回老家了,等明年工地开工了再回来。”
党办主任任筠深入病房给予关怀和鼓励
党办主任任筠不停地给予安慰,“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医院会帮助你们的,不要着急出院,放心治疗。一切恢复好了,达到怀孕条件了,就可以再要孩子,但是一定要做孕检和产检。如果明年还在医院附近打工,可以继续来院检查。”
妇产科医生团队严密守护
听到医院会给予帮助,患者妈丈夫脸上放松的神情、露出了微笑,“太感谢你们了,太感谢了,太谢谢了。”连连的感谢,对于一个言语不多的男人来说,已经是最诚挚、最衷心的感谢了。
护理团队精心照顾
目前,患者在妇产科医生的严密守护下、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一切平稳、恢复良好。
医院的帮助以及科室的用心,对于患者夫妻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救其于危难之中,更让其在陌生的城市、微寒的深秋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切实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无私奉献。
一切平稳、恢复良好
郑州仁济医院的善心举动和高超的医术,为这个彝族贫寒的家庭送来了希望的光亮,让其有了信心,为今后更好的孕育下一代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也加深了民族间的情谊。
郑州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魏赛红提醒所有备孕及怀孕的女性:患者的案例,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大家一定要重视孕检和产检,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为孩子平安健康的降生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