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唯医骨科发布了“2019中国骨科医师影响力风云榜”。此次风云榜的发布是基于1.6万+医院的16万+骨科医生2019年度骨科临床学术行为大数据,是对医院的骨科临床实践和临床学术能力方面的权威评价,这是唯医骨科连续第4年的盘点。
“唯医骨科”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官方教育与互动平台,是国内首家为医疗界专业人士开设的垂直类专业社交网站。
著名骨伤病专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主任孙永强教授,荣登2019年中国骨科医师影响力风云榜,排名第14位。
孙永强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科普分会全国骨科学组组长。
提起人工关节置换,不得不提孙永强教授,他的手术在业内以速度与激情著称。
孙永强做人工关节置换术,从手术刀碰到患者皮肤,到关节置换完毕,不足10分钟,加上术前麻醉、术后缝合,整台手术20多分钟。
1987年,孙永强第一次做手术,耗时四五个小时。他用了25年时间,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时间缩短为十几分钟。
他的手术又好又快,业内称之为“一阵风”。一位同行观看孙永强的手术视频,由于他手的动作太快,尤其是缝合打结,双手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同行一直以为看的是快进镜头,手术室观摩后才发现,孙永强教授的手术速度真的很快。
十几分钟的速度是咋炼成的?
孙永强双手粗糙,布满老茧,但手上功夫绝佳,他说除了和他从小拉小提琴有关,还和他的勤学苦练有关。
孙永强7岁开始学小提琴,一直到大学毕业,每天坚持练琴,十几年从未间断。
演奏乐器练习了双手,音乐素养滋养了灵性,勤学苦练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1984年,孙永强从河南中医药大学(原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到洛阳正骨医院工作。
由于家在郑州,孙永强经常坐大巴三四个小时往返于洛阳和郑州之间。
每次坐车,他都会带一卷线,把线绑在栏杆上,开始练习打结。经过长达四五十年的练习和实践,人刀合一、出神入化。
孙永强的手术由于极为流畅,尤其是术后缝合打结过程极具观赏性,不管谁观摩手术,总要录一段视频。
麻醉师也喜欢和他合作,说:“我刚记了个账,手术就结束了,技近乎道。”
“每次手术,我就像登台表演,很振奋,充满激情。”孙永强说,手术和人生一样,是不能进行彩排的,所以上台就要求自己必须演好。
外科医生为何要追求速度?
孙永强说,速度一定要基于质量,手术意味着风险,一上台就是生死考验,一麻醉,手术刀切下去,病人的内环境都开始变化,血压降低、体温降低,手术时间长,感染风险、血栓风险、失血风险等都会大大增加。
快,意味着麻药用量少,病人用一次麻药和十次麻药的危害是不一样的。麻醉对病人的心、肺、肾功能都是一个严峻考验。
快,意味对病人机体刺激小,病人的应激反应越轻,越好康复。病人早日出院,不仅能节省费用,也有利于大医院床位周转,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对于骨科病人来说,早下地活动非常重要,病人卧床一周的钙丢失量是正常人一年的钙丢失量,而且容易形成血栓。
一个外科医生如果无视手术时间,就是一种犯罪。
所以,孙永强对手术流程设计精益求精,“手术台上的决策甚至比技巧更重要”,他严格设计每个手术环节,为手术提速挤出了时间。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 张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