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龙圩区新地镇以“走转改”深化主题教育 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2019-10-25     龙圩在线

“现在我们村1.5公里道路已经竣工验收,河口桥正在施工,这些项目建成以后将为我们训村片2000多名群众解决了出行难问题。”训村村村民冯冠霖激动地说。这一成效得益于龙圩区新地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整改落实。

龙圩区新地镇党委紧扣“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目标要求,突出“走转改”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确保学习入脑、问题检视入心、整改落实见效。

走基层,以“三讲”抓学习

该镇紧扣学习教育必学书目、必学内容,重点抓好“三个学”,确保学习教育到点、到位,学有成效。班子在党员中带头“领讲”。班子带头通过举办读书班、开展专题研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举办红色故事会巡讲,开展党支部书记轮训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参与进来,确保学得活、学得深、学有成效。党员在一线上门“送讲”。针对农村老年党员多、流动党员多等特点,组织党员对老弱病残党员、流动党员等送学重点对象通过上门送红色书籍和微信推送分享学等多种形式,为500多名行动不便或外出党员送学上门,灵活开展主题教育学习,确保党员参加主题教育“一个都不能少”。丰富载体贴近基层“宣讲”。结合全区开展“党员忆初心”活动,立足各村实际以志愿服务形式“宣讲”初心、践行初心。如古令村党总支部与后盾单位龙圩区税务局的“忆初心,为贫困学子献爱心”活动、新地社区的“环境大整治·我为四城联创出分力”活动、都梅村的“为民服务我先行”党员志愿系列活动等自选项目,让党员在服务实践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学习教育更接地气,凸显实效。

转作风,“三个到现场”听民意

突出问题导向,镇党委班子带头抓好问题检视,找准问题“症结”。“书记在现场”听民意。镇党委班子深入各村、各项目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共收集关于后备干部培养、农村退休老干部生活待遇、环境综合整治、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8条,部分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党员现场走访找问题。结合脱贫攻坚走访贫困户工作,按照边走访、边检视、边整改的要求,组织全镇党员领导干部走访贫困户,既让贫困群众感受到组织温暖,又直接倾听他们对党委政府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建议,确保问题检视更实更准。党员先锋队到现场送关怀。建立各村生活困难党员和群众名单,镇党委班子带头建立1支党员先锋队,通过“1+N”模式帮扶贫困户(困难党员),结合开展党内关爱帮扶捐助活动,引导党员在帮扶活动中拉近与群众联系,更深入了解群众呼声,找准问题“症结”。今年9月,共组织500多名党员参与党内关怀帮扶捐助活动,共募集党内关怀帮扶基金3万多元。

改问题,“三大攻坚战”抓整治

镇党委班子立足检视自身存在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查摆检视出来的问题,进行“销号式”管理推进整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针对村级环境脏、乱、差、镇区市场乱摆乱卖等情况,该镇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今年共有3个村先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试点工作,涉及150多户农户。全面落实清五违、清污染、清垃圾、清堆物、清杂草的“五清行动”。成立镇区环境督查小组,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每逢圩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对乱摆乱卖的商贩进行整治,目前已经开展圩日巡街志愿活动30多次,清除公路沿线宅前屋后乱堆物300多户,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00多吨。开展项目征拆整治攻坚战。针对在推进项目用地瓶颈问题,该镇把政策宣传、打违、征拆工作结合起来,打造“宣讲、打违、拆迁”三位一体征地搬迁模式,灵活调度、精准高效开展征拆工作。组织干部政策宣讲组入户进行政策宣讲,同时加大对非法检查。目前镇派出所、卫生院住院部正在开工建设,完成打击非法建筑23户,梧州静脉园区完成征地1225亩实现7户搬迁,207国道项目完成征地300多亩。开展乡村振兴整治攻坚战。针对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如都梅村正在全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试点,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关政策瓶颈、配套资金缺口较大、用地限制束缚产业优化等问题。通过列出清单,明确责任人,规定整改时限等,推进乡村振兴落地生效的实际行动。目前,都梅村油茶基地种植1000多亩、一河两岸整治、稻鱼综合养殖土地流转等项目预计在年底完成。

龙圩在线

来源:龙圩党建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vXqA24BMH2_cNUg0p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