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座拥有高度繁荣工业以及现代化风貌的涅槃之城。除了那些规规矩矩,四四方方的“火柴盒”住宅,漫步于唐山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还有一些标志性建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一场色彩、线条与光影交织而成的盛宴。
“唐山交大”已经离开故土将近50年了,不过交大校友设计的建筑却依旧矗立在这座城市。百货大楼就是其中之一,其设计者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石学海教授。他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建筑系,一直把唐山视为第二故乡。
唐山百货大楼夜色
唐山百货大楼的建设肇始于1979年,1981年4月开始建设前期工程,1984年4月28日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地面以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营业面积0.6079万平方米。
唐山百货大楼刚落成后投入使用的是这幢三层的卖场——“超商”,条式楼竣工于90年代初
唐百大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巨大的体量,还有它特立独行的外观。在80年代堪称前卫的外立面,用今天的眼光审视亦不失为经典之作。黄色釉面砖铺满楼体,庄重且华丽。然而这种简约却极具高级感的设计却源自唐山重工业城市的特点。
唐山百货大楼模型
据设计者介绍,使用釉面砖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因为当年唐山空气污染严重,干粘石和涂料等材料易老化,不易清理,釉面砖恰好规避了这一劣势;二是釉面砖坚固、自重轻,不易脱落,对抗震有利;三是这种砖出自唐山本土,有一定地方特色,且成本较容易控制。
在1984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首次优秀设计评比中,“唐山百货大楼工程设计项目”荣获二等奖。1986年“唐山市百货大楼工程设计组”被授予“全国城乡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9月,唐山百货大楼被评为唐山市历史建筑。
要论80年代唐山最高的建筑,唐山饭店必须榜上有名。这座14层高的建筑承载着唐山人的集体记忆,曾是市区内“最高级酒店”。
唐山饭店80年代旧影
唐山饭店于1984年11月开门营业,全楼建筑面积为17692.02平方米 , 主楼客房楼总高为54.73米 , 落成时共有客房343间。曾荣获国内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而据饭店老员工回忆,14层的建筑是针对周边14个县区来设计的,当年各县区来开会,正好是一层一个县。
唐山饭店的深远意义在于其高度。要知道,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唐山,还有人因为惧怕地震而“恐高”,不愿搬进5-6层高的住宅楼。唐山饭店以不足百米的高度稳坐唐山楼宇高度Top1的头把交椅好多年,直到90年代末马路对面凤凰大厦的竣工。
从50米到100米,这段高度唐山攀爬了近10年。90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广州已是遍地摩天。高度,在当时已成为现代化的衡量标尺。
建设中的凤凰大厦,楼下“一马平川”
为了打破唐山市过于平淡的城市形象,从1991年就有单位开始讨论建设凤凰大厦的问题,作为唐山大地震二十周年献礼工程,规划地上27层,地下2层,高度达110米,落成后将成为唐山市第一座超百米建筑。
千禧年后凤凰大厦依旧是市区内为数不多的几栋高楼
但直到1992年,唐山军用机场还没有搬迁,按照凤凰大厦的100米级的规划,凤凰大厦的位置,正好在飞机场起降跑道的延伸线上,如果以飞机15度爬坡的路线,高达百米的凤凰大厦已经越过了飞机升降的安全范围。这个争端使凤凰大厦的建成整整拖延了10年,飞机场在多方努力下搬出市区,凤凰大厦也从诸多方面考虑将层高减低了4层,定在23层,于1996年开始兴建,1999年交付使用。双子塔现为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的唐山分行办公大楼。
现在的凤凰大厦已不再孤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刚因参与设计国家体育场“鸟巢”闻名。而作为一名唐山人,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为家乡参与设计了首座带旋转餐厅的酒店——新华大酒店。
设计效果图
这是一幢极容易被忽略的建筑杰作。酒店于1998年设计,2001年正式落成,而它也曾经为设计师留下了不小的困难。
酒店内外部 摄于2001年
据李兴刚回忆,新华大酒店的基地十分狭小,南部是呈L型的原新华旅馆,在建设期内不能拆除;东部则有一条宽50m距地高度55m的城市微波走廊斜向穿过。建筑设计因势利导,将建筑高层主体安排在用地西侧,并利用微波走廊与用地的夹角,形成了60度的三角形母体;由用地西南方向的城市中心广场到东北方向的凤凰山公园直至大城山公园,形成了斜向的城市景观带,建筑的斜线主题令其与城市景观结构融为一体,斜向的拱型金属大堂强化了这一关系。高层主体的两翼形成的巨大垂直灰空间向东开敞地向裙房部分张开,使主体与裙房之间在紧张的用地中围合成为通透的屋顶庭院,形成丰富的内向景观,使人感到室内外空间交融、变化的情趣。
要问唐山最具未来感的标志性建筑,除了建设路上的第三空间综合体,还能有谁?这两栋七彩斑斓的双子楼一经落成,引来诸多争论。有人觉得它为唐山方正乏味的建筑风格平添了不少设计感,也有人认为它太突兀,与城市的风格不搭。
这处项目同样出自李兴刚之手。他对第三空间这样阐释:一个向高空延伸的立体城市聚落,城市中垂直叠摞的76套“别业”宅园。 “标准层”中惯常平直的楼板被以错层结构的方式层层堆叠,形成每个单元中连续抬升的地面标高,犹如几何化的人工台地,容纳从公共渐到私密的使用功能,使人犹如在山地上攀爬穿行,在不断的空间转换中形成静谧的氛围。
楼宇的设计,让所有复式单元在垂直方向并列叠加,对应的建筑立面悬挑出不同尺度及方向的室外亭台,收纳下方和远处的城市及自然景观,自身也成为城市中的新景观。
不用超高和玻璃幕墙,建筑师用独特的理念打造出无可争议的城市地标,这,已经赢了。
别忘了
震后还有这些美丽的建筑
有的已经消失了
有的或已风光不再
但它们
令唐山人难以忘怀
唐山陶瓷展销陈列馆 建于80年代初
静园里的冰糕亭——唐山80后的童年记忆
静园的喷泉 摄于80年代 现已被绿地替代
凤凰山门前的凤凰雕塑 摄于80年代 拆毁后于2016年复建
凤凰山公园西门口的喷水池 摄于80年代
唐山体育馆(金字塔) 摄于千禧年后 2015年拆除
新华道上的老农贸市场 千禧年后拆除
1994年建立的“唐山西站” 现已更新改造
向新唐山的建设者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