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享金陵绿道,畅游美丽古都,南京绿道3.0版上线啦!

2019-11-19   南京发布

2013年起,根据《南京市绿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南京市全面启动绿道建设。市绿化园林部门相继组织实施了滨江风光带绿道、环紫金山绿道、明城墙沿线绿道、老山绿道、慢城绿道等绿道建设,初步构建了融合生态环保、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截止2018年底,全市已完成绿道建设863公里,总投资超过15亿元。今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向全国介绍推广绿道建设“南京经验”。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绿道整体性、结构性体系的建立,更好地指导绿道建设,2018年年底,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会同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启动编制了《南京市绿道总体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2019年11月6日,《规划》获得《市政府关于南京市绿道总体规划的批复》(宁政复〔2019〕128号)。

市域绿道总体布局图

江南江北、闹市乡野,

山水城林,环带相接。

未来的南京绿道3.0版什么样?

根据《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绿道是结合南京特色、贯通全市城乡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依托山、水、城、林格局,串联城镇、乡村、风景名胜区与现代产业区等,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为一体,供城乡居民、游客步行和骑行的绿色廊道。

《规划》以“慢享金陵绿道,畅游美丽古都”为愿景,落实南京市山水绿地骨架,系统契合城市空间特征的绿道网络。

以江为轴,以河为脉;以墙显胜,以郭定城;以绿连郊,以道串园

《规划》在对我市现状绿道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南“一江三环,四廊衔一网”、江北“一江两环,两廊衔一网”的绿道结构。

在市域形成江南江北相对独立、环带相接、串点连景的两个绿道结构

《规划》提出绿道分级分类规划和风貌引导规划,对七个重点绿道进行了体系性规划。

《规划》还对绿道的配套设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规划。

人行灯光感应

——自动感应行人,有人来时自动调亮灯光,人走后再度变暗或熄灭。

智能健身APP

——绿道将被分割成几段,每抵达一小段目标,配套APP则会提醒,并全程监测和分析使用者健康数据。

快速充电装置

——结合绿道标志牌设施,结合市政线路设置快充线端方便人们迅速进行电子设备充电。

无线网络覆盖

——公共空间分布无线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通的上网。

实时数据分享

——设有电子大屏幕,时刻刷新运动能量记录排名,市民还可相邀一起运动,相互激励。

气象实时数据

——更新气象数据,包括气温、空气质量、大气压等影响健康的重要指数,并及时更新并发布至配套APP。

趣味交互装置

——设置不同活动模块,可随人的动作产生反应,如踩踏地面可发出声音、亮光等。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将按照《市政府关于南京市绿道总体规划的批复》(宁政复〔2019〕128号)的要求,全力做好绿道的建设工作,促进《规划》的实施落地,并且在《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绿道详细规划,构建系统完整、结构健全的绿道规划。至2035年,全市区级以上绿道线网总长度将达2662公里。

慢享金陵绿道,畅游美丽古都。

未来的南京绿道,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