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忙

2020-02-24     黔中平坝


走进位于平坝区的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记者看见工人们正忙碌地为刚刚生产的大米进行打包、装订、装载、输送。一袋袋稻谷经过生产线的层层加工,最终蜕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一件件包装精致的昊禹红米、昊禹平坝香米、鸭稻富硒米等特色品种装上了货车。

“我在昊禹米业上班已经有1年多了,专职是对米进行打包、装订,这段时间公司订单量大,我们都加班加点地干活,一天要打包几十吨米。”公司工作人员罗振学说。


“为了确保各大超市等供应点有大米销售,作为第一批被列为重点调度的粮油加工企业,我们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第一时间动员员工返岗,在做好每日两次消毒,安全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于2月1日及时复工复产,加足马力生产,现在市场上大米的供应数量、价格都是平稳的。”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说,截至21日已经销售了1400多吨产品,价格为2.1至2.6元每斤,公司专门下发通知,各地经销商一律不许涨价,确保粮食供应充足。

在西秀区绿野芳田公司,记者看到加工车间里务工人员正井然有序地装运马铃薯、白菜等蔬菜。

“这是准备发往西秀区生活物资保障点的蔬菜,我们在疫情期间设置了10个生活物资保障点,主要以销售平价蔬菜等为主,保障百姓购买需求。”绿野芳田公司项目工程部部长易玲梅介绍,公司1月31日复工,2月16日全部人员到齐,目前除了学校营养餐供应项目暂时停止外,其他各项生产都正常进行。

在普定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厂区门口,经过工作人员登记、量体温、消毒之后,记者进入到厂区进行采访。

“正在加工的是鸡蛋干,”普定县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开成指着正在不停运作的机器设备告诉记者,公司从事蛋制品的加工销售,主要生产鸡蛋干、皮蛋、盐蛋等食品,销往大型超市,同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为尽快恢复生产,在2月15日经过普定县复工复产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后,工厂立即组织员工于2月16日返岗复工生产。对返岗员工,工厂对他们进行严格观察,身体无异常情况后再正式上岗,上岗之后,每天坚持对进厂人员进行严格的体温监测和消毒,就餐也是独立分装,避免聚集用餐。受疫情影响工人还没有全部到位,现有31人复工,人数是以往同时期的一半,但是基本能满足订单生产需求。”龙开成说。

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西秀区绿野芳田公司、普定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都是我市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的缩影,自疫情发生以来,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强化工作措施,积极开展互助联产,组织当地农民就近投工务工,不向疫情认输,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进行复产。


据了解,自复工复产工作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疫情防控的同时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扎实推进我市农业经济发展。自2月3日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了《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成立安顺市农业产业(企业)复工复产督查协调服务组的通知》、《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做好春节后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同时,开通了农产品流通24小时热线电话和农业企业复工复产24小时热线电话。截至目前,接听热线电话200余个,收集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调运相关问题188个,协调解决187个,1个正在办理中。此外,草拟《安顺市农业产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情况通报》分送各县区(管委会)政府、县(区)农业主管部门,推动复工复产工作稳妥有序开展。

截至2月21日,我市25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558家已复工开工,984家未复工,复工率达61.2%;全市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有74家,已复工复产企业62家,复工复产率83.9%;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148家,已返工复工129家,复工率87.2%。

来源:安顺日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qkFdXABjYh_GJGVEo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