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编制、提高薪酬,松原市出台关心爱护支援湖北医务人员十条措施

2020-04-06     平安吉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保护关心爱护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有关精神,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出台《松原市关心爱护支援湖北医务人员十条措施》,重点在政策倾斜和待遇保障上加大力度,切实为全市支援湖北医务人员办实事、办好事,充分体现组织的关怀和关爱。


合理解决编制问题。对支援湖北医务人员中的非在编人员,符合单位实际用人需求和相关岗位执业资格准入条件的,经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组织推荐,请示上级人事、编制部门同意后,在坚持公开招聘基本程序的前提下,可采取考核录用的方式解决事业编制。


切实提高薪酬待遇。援助期间,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600元,同时薪酬水平(档案工资)提高2倍,自出发之日起至返回之日止。疫情结束后,按每人每天200元标准,核增不纳入基数的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资金来源按原渠道解决。


及时发放慰问补助。除市卫健委、市直属机关工委、市总工会等部门发放的慰问金外,从市本级留存和管理党费中划拨专门资金用于慰问支援湖北医务人员及家属,及时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标准为每人5000元。


实现职称评聘倾斜。支援湖北医务人员享受职称直通车待遇,在职称评审中,经组织推荐审核,优先申报、优先评审、单独评定,打破职称评审通过比例限制,符合申报条件的,全员通过评审。在职称聘任中,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特设岗位聘任。取得的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尚未聘任的,聘任到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的最低等级;已经聘任的,晋升一个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同时,参加疫情防治经历可视同为一年基层工作经历。


全面落实各类保险。支援湖北医务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或负伤,第一时间进行工伤认定,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保障及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由市卫健委安排人员所在单位为支援湖北医务人员办理保期1年的,保额均为10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保险。


科学做好轮换休整。对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轮换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提前做好后备力量储备,形成合理梯队,不安排夫妻双方同时支援湖北工作,对确因身体、心理原因不适合继续在鄂工作的医务人员及时调整更换。疫情结束后,享受为期3年的健康体检服务和1次外地疗养休养,补休假期,增加不少于15天的带薪休假时间。


实施心理调适疏导。加强对支援湖北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强化心理援助措施,减轻心理压力。所在单位党组织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开展谈心谈话、关怀问候,密切关注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疏导。


指派专人上门服务。落实支援湖北医务人员家庭照顾帮扶措施,由人员派出单位负责,为每户家庭每周上门提供新鲜蔬菜一次,定期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控必备物资送到家中,同时保障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会同有关社区(村)级基层党组织,为每户设立一名党员服务专员,深入了解家庭实际困难,建立台账,分类施策,帮助解决老幼照护、生活费用代缴等实际困难,为家属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享受教育优待政策。支援湖北医务人员子女申请就读市内公办幼儿园或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尊重家长和学生意愿,享受一次特殊照顾机会,给予优先安排。参加中考可享受省教育厅出台的加分政策。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子女所在学校指定教师作为联系人,实施“一对一”教育关爱工作机制,对学生生活上给予关心、身心上给予关爱、学习上给予辅导帮助。


大力开展表彰奖励。将支援湖北医务人员2020年度考核结果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占本单位年度考核优秀指标。利用多种形式、渠道宣传先进事迹,大力开展及时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给予嘉奖、记功、记大功,并按照有关规定发放一次性奖金。在各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评选中给予重点推荐、重点考虑。

来源:彩练新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oy4TnEBrZ4kL1ViHj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