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自行操作,请注意控制仓位和风险自负。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翁伯然(C567016),免费订阅最新的股票情报、经验技巧和操作策略!
量价关系,背后反映的是市场行为,如果能看到大众的心理,那就是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很多人看k线图,用趋势线、形态、指标等分析一通,感觉能预测未会怎么走。仅仅对历史的价格走势进行图形化的分析,得到的也只是历史的规律,未必适用未来价格的走势。市场先生不会说谎,我们若能了解市场先生的脾气和性格,他就会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透过图形的表面,看到市场先生的心理,将对我们的交易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透过一个市场现象来进行投资者心理的解读,就是股票成交量很低,市场价格降得却很快。成交量很低,说明双方的交投意愿不强,持股者多数不愿卖出,持币者大多不想买入,一边是惜售心理,另一边是谨慎态度。市场价格跌速快,说明卖盘力量远大于买盘力量,持股者想要快速出掉股票,持币者则认为还未到达买入的价格,所以价格跌得会很快。股票成交量很低,市场价格跌得很急,说明在买卖双方都不太愿意交易的情况下,存量的持股投资者因为某种不利因素,而想要在短时间内出清股票,对个股形成了强大抛压。
其实,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原理是很简单的,但企图在股市里面应用好,却非常难,想要指导交易,则难上加难,因为股票市场讯息万变,随时可能遇到突发事件或者利空因素。那么,股票成交量低,价格跌得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呢?
第一,个股遇到重大利空,持股者集体踩雷,纷纷挂低价卖出,这种情况下往往迎接投资者的是一字板跌停,卖都卖不出。举个例子,如下图,个股发布年度预告,预计2018年净利润亏损73~78亿元,个股目前的总市值不足40亿元,亏损却将近市值的一倍。持股的投资者心中暗自骂爹骂娘了,既对上市公司感到气愤,也恐惧股价大跌。果然,发布预告的次日,股价一字板跌停,跌停板上都是抢着挂单卖出的单子,但是没有多少外面的投资者接盘,因此,里面的投资者跑都跑不掉,硬是吃了个跌停,当天仅成交了914万。
第二,个股前期累积了一段可观的涨幅,买盘减少,获利盘出逃,导致成交量萎缩,价格快速调整。如下图,个股在前期上涨过程中,成交量越来越小,由买盘占优逐步转变为卖盘占优,在上涨途中,随着阶段涨幅扩大,投资者恐高心理发挥作用,买入意愿越来越低,直到原始的持股者获利卖出的意愿越来越强,抛压加大,则会结束上涨的走势,进入调整的阶段。而在调整阶段,个股的基本面情况未变,仅是技术性整理,所以不会引起清仓式出逃,成交量维持低量状态,但由于承接盘还不足,速度下跌得快,这个过程一般出现在大涨后的第一次调整。
总的来看,股票缩量快速下跌,出现在下跌途中的加速和上涨途中的调整,背后的心理变化才是值得研究与分析。
在我国股市中,由于投资者特别是具有资金优势的投资者已经将量价关系理论作为自己获取利润的手段,因此在个股中如果存在能够影响股票价格的主力,则量价关系基本上要受到主力意图的影响,纯技术面的分析基本上是失效的,这就会使量价关系派生出新的市场意义,对此必须加以区分:
1.价升量增
(1)在涨势初期出现,为上涨信号,可以寻机做多。
(2)在上涨途中出现,后市看涨,继续持有,寻机加仓。
(3)在上涨后期出现,为转势信号,不可盲目做多。
(4)在跌势初期、中期出现,是价格反弹的现象,如果成交量不能持续放大,反弹行情有可能将告结束。
(5)在跌势末期出现,多头出击,上涨后仍有回调,应观望。
(6)在底部整理形态出现,如果有交易量配合,整理形态可能向上突破,应择机介入。
2.价升量平
(1)在涨势初期出现,后市看好择机介入。
(2)在上涨途中出现,继续看涨,继续持有,择机加仓。
(3)在涨势后期出现,为滞涨信号,交易者应做好沽空离场的准备。
(4)在下跌初中期出现,属于正常反弹,当反弹到位后受到均线压制时,行情仍将继续下跌。
(5)在下跌末期出现,底部未明,反弹后仍需要探底,验证是否底部可以形成,应多加关注
3.价升量减
(1)价格上升初期出现,上升无量配合,可能仍要回调,应注意观察。
(2)价格保持上涨,成交量萎缩,应谨慎做多。
(3)在涨势后期出现,价量背离,是反转信号,做离场准备,择机逢高沽出。
(4)在跌势初期或中期出现,反弹行情有可能即将结束,应观望。
(5)在整理态势中出现,价格将上冲回落继续整理,应观望。
4.价平量增
(1)在涨势初期或者中期出现,是主力在压价吸货,择机做多。
(2)在涨势末期出现,是主力多头在托价出货,做离场准备。
(3)在跌势初期或者中期出现,下跌整理后,后市仍有下跌空间,此时应观望。
(4)在下跌末期出现,有主力多头介入的迹象,后市可望止跌企稳回升,应做好买入的准备。
(5)在整理态势中出现,买盘增加,后市可能上涨,可逐步进场做多。
5.价平量平
(1)在上涨初期出现,后市方向和空间不明,应以观望为主。
(2)在上涨途中出现,后市谨慎看多谨防回档。
(3)在涨势末期出现,如果此前成交量曾经放大,此时意味着滞涨,是一种即将转势的信号,谨防多头陷阱。
(4)在跌势初期或者中期出现,表明并未止跌,后市仍要继续下跌。
(5)在跌势末期出现,如果成交量已缩至很小,说明后市的底部已近,投资者应做好买入的准备。
(6)在整理态势中出现,应继续观望。
6.价平量减
(1)在涨势初期出现,市场不振,后市方向和空间不明,应观望。
(2)在涨势末期出现,如果此前成交量曾经很大,此时的缩量将代表着价格将有可能向下反转。
(3)在跌势的初中期出现,后市仍有可能持续下跌,应择机做空。
(4)在跌势末期出现,如果成交量已缩至很小,说明市场底部已近,交易者应做好买入的准备。
(5)在整理态势中出现,应继续观望。
7.价跌量增
(1)在涨势初期、中期出现,是主力打压震仓行为,只要价格回档不破30日均线,则中线仍可以继续持仓做多。
(2)在涨势末期出现,表明市场要发生反转。
(3)在跌势初期出现,为助跌信号。
(4)在跌势中期出现,表明空头能量仍然很强,仍处于下跌趋势中。
(5)在跌势后期出现,为见底信号。
8.价跌量平
(1)在上升初中期出现,属于正常回档,应观望或者择机做多。
(2)在涨势末期出现,应离场。
(3)在跌势初期出现,后市看空。
(4)在跌势途中出现,继续看跌。
(5)在跌势末期出现,说明底部渐近,应密切关注。
9.价跌量减
(1)在涨势初期、中期出现,属于正常回档,可以择机做多。
(2)在涨势末期出现,如果成交量仅为小幅减少,是主力出场的迹象,假如价格能迅速上涨,甚至创新高,则后市仍可看好;但若近日价格仍然继续盘弱的话,多头应谨慎。
(3)在跌势初期出现,如果成交量急剧萎缩,而在数日内成交量也未增加时,表明市场做多能量已经不足或主力已经撤退,后市看跌。
(4)在下跌途中出现,为弱市信号,应继续择机做空。
(5)在跌势后期出现,可能近期有反弹出现。
(6)在盘整态势中出现,行情向下突破的可能性不大,应继续观望。
在实盘操作中,利用成交量与价格走势之间的配合关系,我们还可以捕捉到翻倍大黑马。
1.平量突破盘整震荡区
平量突破盘整震荡区的量能形态是指个股在上升途中出现了横向的盘整震荡走势,随后,在向上突破这一盘整区时,成交量并没有明显放大,其量能大小与之前盘整区的均量较为相近。
这种量能形态说明大多数的筹码已经掌握在了主力手中,是主力已高度控盘个股的标志。如果此时的个股累计涨幅较小,则我们可以放心追涨买入,大胆做多。这类个股也极有望在随后的运行中成为脱离大盘、独立上涨的翻倍大黑马。
如图为德美化工2008-11-07至2009-04-21期间走势图,此股在上升途中累计涨幅不是很大的位置区出现了横盘震荡走势,随后,当个股向上有效突破这一盘整区时,我们可以看到成交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放大,而是以一种相对平量的形态实现了突破。这种量能形态就是预示着黑马股即将诞生的“平量突破盘整震荡区”的量价配合关系。对于本例来说,由于这种量价配合关系出现在个股累计涨幅较小的位置区,因而,我们在实盘操作中是应积极买股入场的。图2标示了此股随后的走势情况。
2.双日巨量涨停突破窄幅盘整区
双日巨量涨停突破窄幅盘整区形态是指个股在上升途中出现了窄幅震荡走势,随后,连续两个交易日的涨停板使得个股突破上行,且这两日的成交量大幅度放出。
这种量价配合关系多是主力资金快速拔高吸筹行为的体现,由于此时的个股累计涨幅不大,因而,主力后期仍有较大的运作空间,个股随后的上涨潜力也是很大的。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可以于第二个交易日涨停时积极地追涨买股入场。
如图为老白干酒2008-12-01至2009-07-08期间走势图,如图中标注所示,此股在上升途中出现了窄幅整理走势,此时的个股累计涨幅较小。随后,个股以连续两个巨量涨停板的形态实现了对这一盘整区的突破。出现在此位置区的这种量价配合关系是主力快速拔高吸筹行为的体现,多预示着个股随后有翻倍上涨的潜力,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可以积极地追涨买入,不必过于担心风险。图2标示了此股随后的运行情况。
3.挖坑走势中的极度缩量形态
挖坑走势中的极度缩量形态是指个股在上升途中出现了横向震荡走势,此时,一波短期内的快速下跌走势使得个股有向下跌破震荡区的倾向,在这一波快速下跌之后,个股处于明显的局部低点,此时,并没有出现快速地反弹上涨收复失地,个股反而于这一阶段低点位置区持续地窄幅震荡,这就是挖坑走势。并且在坑体区这一窄幅震荡过程中,成交量大幅度地缩小,通过横向比对的话,可以发现,此时的量能呈现出一种极度缩量的形态。
个股之所以会在快速下跌后出现这种极度缩量形态,多是源于主力资金手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筹码,市场浮筹极少。这样的个股蕴含着潜在的翻倍机会,如果个股随后能以涨停板、或是大阳线的形态实现对这一极度缩量坑体区的突破,则多意味着主力仍有极强的拉升意愿,个股后期的上涨潜力也将是巨大的,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可以积极地买股入场。
如图为德赛电池2009-06-22至2010-03-11期间走势图,如图标注所示,此股在震荡区出现了一波快速下跌,随后在局部低点呈缓缓运行的挖坑式形态,在坑体运行区域,可以看到成交量出现了明显的缩小,这就是挖坑走势中的极度缩量形态。随后,个股以涨停板的形式实现了突破,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可以快速地追涨买入。图2所示为此股随后的运行情况。
自诞生以来,技术分析就一直被投资者不断学习探索。因为技术分析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一、两条线来发出明确的买卖信号;简单到只用两种指标就可以分析行情;简单到最经典的两种技术指标系统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交易市场......简单到,似乎人人都可以根据技术分析来赚钱。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所谓技术分析,一般是指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判断市场趋势并跟随趋势的周期性变化来进行金融交易决策的方法的总和。
提到技术分析,也必须提到作为技术分析理论基础的三大假设:
市场行为涵盖一切
技术分析者认为,能够影响某只个股股价的任何因素,包括基础的、政治的、心理的或任何其它方面的,实际上都反映在其价格之中,而所谓的一切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目前还不知道的。
价格沿趋势移动
对于一个既成的趋势来说,下一步常常是沿着现存趋势方向继续演变,而掉头反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历史会重演
技术分析和市场行为学与人类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价格形态,它们通过一些特定的价格图表形状表现出来,这些图形实际表示了人们对某市场看好看淡的心理变化。而人类心理从来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熟悉过去就可能洞悉未来。
理论说起来如此简单。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依靠技术分析交易的人都不能赚钱呢?
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的犯以下错误:
一、喜新厌旧、滥用技术指标
市面上流传的技术分析理论、指标、形态多不胜数。个个觉得新鲜,哪个都想用用,一旦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不灵,就换一种。
二、只用一种分析方法,撞了南墙不回头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投资要注意多种技术分析方法的综合研判,切忌片面地使用某一种技术分析结果。投资者必须全面考虑各种技术分析方法对未来的预测,综合这些方法得到的结果,最终得出一个合理的多空双方力量对比的描述。实践证明,单独使用一种技术分析方法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如果应用多种方法后得到同一结论,那么依据这一结论出错的可能性就很小。
三、只学不思,不能持续优化分析方法
因为可用的方法太多了,往往会犯贪多嚼不烂的毛病,每个方法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真正吃透任何一种方法,对方法的长处、短处、适用范围缺少深入的研究,或照本宣科的使用,或自以为是的改造,结果往往是方法的可用之处没能发现,不可用、不该用的地方全部用上了。
四、盲从技术信号,不做资金管理
在交易中,盲目的相信技术分析,每次确定交易就全仓杀入,从来不进行资金管理。一旦遭遇重大损失,就难有再次翻盘的机会。
五、频繁交易,试图抓住每一次交易机会获利。实际上,真正给你带来收益的,往往是有限的几次交易。
六、用而不信。
当指标发出止损信号时,不按信号草走;借用一位老交易员的话来说,技术指标的价值不是预判未来,而是多维度的呈现历史。交易这辆车,向左开还是向右开,最终打方向盘、踩刹车的人将是你自己,指标只是告诉你“哥们,挡风玻璃该擦擦了”,“哥们,你快没油了”,“哥们,你这都时速240了喂”……刹不刹车,随你!但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却会不由自主的怀疑指标的准确性,最终“车毁人亡”。
正统的技术分析从来都不是去预测行情,最多属于统计学范畴,给出的只是一个概率分析的结果。也就是说技术指标只能给我们提供买卖信号,按照这个信号去操作,赚钱赔钱也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相对高概率的方式并加以严格执行。投资者如果能真正理解技术分析的意义,也许大家离成功就能更近一步!
了解更多股市资讯、操盘心法和交易系统,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C567016),免费领取牛股战法和长、短线盈利模式一套,精准把握主力资金动向 ,更多的买卖点的把握,选股策略,解套等股票投资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