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钓鱼黄金第二季!如果你钓法不因时而变,渔获同样会不理想

2019-08-16   游钓有鱼CN

炎热的夏天,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吹来,天气逐渐凉爽,阳光也不再灼热似火,蝉鸣也变得稀疏低沉,被炙烤的大地也慢慢恢复了生机,水中的鱼也不例外,随着水温的降低,躲在深水区的鱼也会游到近岸觅食.此时,标志着钓鱼人称之为黄金第二季的到来,憋屈了两个月的钓友又可以大施拳脚.但事实并不是整个秋天都是好钓鱼的季节,秋天分为初秋,仲秋,深秋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水温,鱼情各不相同,钓法也不尽相同.因此钓友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在钓法上也应该针对性的变化,才会有好的渔获.

初秋,一般是在8月初到9月初,从立秋到处暑

正常情况下,全国大部分地区从立秋开始,天气会逐渐转凉,水温会慢慢下降.但事实是,三伏天一般就在8月份,传说中的"秋老虎"比起夏天高温有过之而不及,白天依然骄阳似火,灼浪袭人.白天鱼儿还是会藏身在低水温的深水区,只会在早晚靠近岸游弋觅食.所以初秋作钓,钓点选择上和夏季作钓钓点选择一样,钓深水区,有树荫,进水口......等水温低,溶氧量高的水域。作钓时间遵守“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日”的古训,也就是早钓6点-9点,晚钓4点-到7点这段气温相对凉爽的时间。在饵料味型选择上以清淡香甜为主;饵料的状态选择上,如果是钓大物,除了用谷物类散炮外,也可以就地取材,用当地农作物玉米,小麦,红薯略作处理作钓。如果是湖库休闲野钓,饵料的开饵状态上尽量大比重,相对硬一点,或者增强饵料黏性来应对依然猖獗的小鱼闹窝。如果是想钓白条,翘嘴等中上层鱼,饵料可开松,软,小为主。

仲秋,一般是在9月初到10月初,从白露到秋分

进入9月份,从白露节气开始,气温已经有明显的下降,昼夜温差变大,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气温宜人。此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秋时节小阳春,不冷不热好钓鱼”。

仲秋,大地从绿色慢慢变黄,万物到了丰收的季节,鱼儿也经过过去几个月的生长,此时也格外肥美壮硕。合适的水温和溶氧量也使得这个时段的鱼儿异常活跃,游弋觅食频繁,进食量也大。因此,在钓点选择上,相比初秋选择钓点要有所调整,如果说初秋钓点选择上考虑水温,那么在仲秋钓点选择上就要选择食物多或者鱼道的地方。岸边草区,大树下面(会有落下的果子或者树叶,昆虫),进水口,

下风口(风浪会聚集食物),这些食物较多的地方,也是鱼儿聚集的地方。这个季节由于适宜的水温,在钓点水深上的选择,已变得不再重要。相反,这个季节,由于水中食物分布的多样性,各种鱼会水中各水层觅食,这就给我们对钓的鱼种提供了多种选择。在钓水层的选择上也更为灵活.由于仲秋鱼儿进食疯狂,加之鱼此时为应对低水温天气到来,对动物蛋白质的需求慢慢加大,所以活饵在这个季节效果往往不错,在商品饵料味型选择上,在主用香甜基础上,在低气温的地方可适当用腥味。

深秋,一般是在10月初到11月初,从寒露到霜降

进去金秋10月,从寒露节气开始,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大部分地区温度已经下降到10度以下,南方地区温度也基本在20度左右,此时的水温已经很低,鱼又重新回到深水区藏匿,变得慵懒。所以在钓点的选择上,重点考虑鱼的趋温性,可选择向阳背风的深水区,草区,陡坎或者水底有沟坎的结合部,当阳光充足时,作钓钓距离可由远到近调整。

深秋是即将进入冬天的前一阶段,鱼儿此时需要补充高蛋白质以储存能量越冬,因此,含有动物蛋白质的虾粉和鱼骨粉,蚕蛹粉是这个季节鱼儿的最爱。当然,万能的活饵也是这个季节鱼喜欢吃的。这个季节鱼的活性较低,进食欲望低,加之小鱼已不再闹窝,所以在开饵状态上,优先考虑饵料的诱鱼性和适口性,尽量选择雾化快,松,软,小的状态。

作钓时间选择上,除了早晚气温低不适宜作钓,其他时间均适宜。

总结:

作钓时间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南北跨度大,南方和北方在秋天温度差异很大,所以在初秋,仲秋,深秋不同阶段,钓友应根据当地的天气特点,选择不同的时间点作钓,正常情况下,初秋适宜钓早晚,仲秋适宜钓全天,深秋适宜钓中午。

钓点选择

初秋钓点参照夏季作钓钓点选择,重点考虑鱼的趋温和趋氧性,尽可能选择低水温,溶氧量高的地方。

仲秋钓点选择重点考虑食物充足的钓点

深秋钓点的选择,北方钓友可参考冬天钓点的选择,选择水温较高的钓点,南方钓友考虑食物充足的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