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云雾出好茶,这话老茶客心里都门儿清。
今天,第六届千岛湖斗茶大会暨里商第十二届茶文化节在淳安县里商乡架子岭村红家茶园开幕。
活动现场,身穿古装的茶仙子们给评委和嘉宾们递上了来自红毛尖香气四溢的高山野生茶。
里商乡有几十处湖上茶园,盛产品质上乘的湖心茶。
虽然各方面品质都更胜一筹,但因产量少,高山野生茶略显低调。
红毛尖位于里商乡燕窝村、江村村以及石湾村三村交接处。
几百年前燕窝村百姓均为外地零散逃荒而来,燕窝村三面环山,山比地多。
苦怕了的燕窝百姓为了生存下去,把能用的山和地全部用于种植,甚至连海拔将近1000米的红毛尖都没放过,在此处种下了茶树。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茶树在此处生长得极好。
“红毛尖太高了,海拔856米,村民上山采茶需要攀登一个多小时,茶树管理比较困难,现在大家经济条件好些了,不愿再费大力气去打理这些老茶树,索性听之任之,让它们自由生长,目前茶园已有十几年无人工干预过了,老一辈种下的茶树就变成了野生茶树。没想到在无人管理下,茶叶品质丝毫没受到影响,反而还有种越长越好的趋势。”燕窝村茶农介绍说。
此次斗茶大会将红毛尖高山野生茶当做比赛的原料,一方面因为它茶香浓厚,更有利于营造炒茶大赛的氛围,另一方面,高山野生茶刚到开采期,茶叶鲜嫩,炒出来的干茶更能代表参赛选手的水平。
“自古高山出好茶,与平地相比,高山温度低、湿度高的条件更适合茶叶的生长,这样的茶叶氨基酸含量更高,也比其它茶叶香多了。当然,炒制要求也更高,对温度、压力、时间的掌握要更精准,才能炒出色泽绿亮、茶汤浓厚、更耐泡的高山好茶。”来自里商乡的机制比武一等奖获得者王保国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道。
里商乡山地面积广,大约占了乡域面积的90%以上,红毛尖高山野生茶只是里商乡众多高山茶中的一种。
接下来,这些高山茶将陆续开采,给爱茶之人带来味蕾新体验。
通讯员 | 陆璐 占红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