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有一种武器,可以瞬间打出大量火箭弹,覆盖对手的阵地。然后还可以迅速撤走,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虽然它以美女名字命名,但是火力却非常强大,成为世界经典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是苏联第一种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炮,一般装载在卡车上。它除了可以投掷大量火力之外,还可以在遭到反攻之前迅速撤离。喀秋莎火箭炮在苏军的正式编号是BM-13,为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它总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可以齐射16枚132毫米口径的火箭弹,也可以单射,也可以部分联射,或者一次齐射。
喀秋莎火箭炮装填时间大约为10分钟左右,一次齐射仅需要不到10秒,运载车的时速可达90公里。由于喀秋莎火箭炮火力凶猛,覆盖范围大,因此,它可以大面积消灭密集部队,压制敌方火力和摧毁敌方防御工事。
由于喀秋莎火箭炮威力强大,是苏联的秘密武器,因此这种齐射炮在出厂时,并未给予正式的编号。当时只在炮身上印了第一个字母K,作为沃罗涅夫共产国际工厂的标志。由于其威力强大,成为士兵们最爱的武器,于是他们为这款武器取名为自己的心上人名字喀秋莎,迅速在苏联军队里传播开来,最终让它成为这款先进火箭炮的正式名称。
喀秋莎火箭炮的弹径为132毫米,滑轨长度为5米,火箭弹长度为1450毫米,重量为42.5公斤。它的炮弹初始速度可达每秒70米,高低射界为7度到4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10度,最大射程可达8800米。
当时研发这款火箭炮的是一个劳改犯人,其实他是一名武器设计师。他在进行劳改的过程中,还在进行武器的设计,希望能够将多枚火箭炮集中一次发射。最终部队给了他机会,让他得以测试,不走寻常路的新型火箭炮横空而出。
德国人在战争过程中也缴获了一些喀秋莎火箭炮,但是研究了很久,也不得要领,并未仿制出真正的喀秋莎火箭炮。由于攻击力强大,苏联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总共装备了68000门BM13型喀秋莎火箭炮,还有大约4000门其他改进型号的重型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为苏联的卫国战争胜利,起到了难以磨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