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九城的“瞻德城”入选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图景,如今的霍城县清水镇

2020-08-10     诗画伊犁SHYL

原标题:伊犁九城的“瞻德城”入选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图景,如今的霍城县清水镇

塞外江南 诗画伊犁

清朝平定伊犁,统一新疆以后,在伊犁相继建立了九座城池,并由乾隆皇帝御赐城名,分别是:惠远城、拱宸城、绥定城、惠宁城、宁远城、塔勒奇城、广仁城、瞻德城、熙春城,历史上称之为“伊犁九城”瞻德城(今新疆维尔吾自治区霍城县清水河镇),清乾隆三十四年改察罕乌苏为瞻德城,为“伊犁九城”之一。

清水河镇是一个三岔路口,西去霍尔果斯口岸,东南去伊宁市,东北去乌鲁木齐。俗称清水河子,是新疆伊犁的一个边塞小镇,当地的人们,总是喜欢叫她清水。隶属于新疆伊犁州霍城县,距霍尔果斯口岸28公里,是伊犁将军府下辖著名九城之一的瞻德城所在地。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塞,是新疆对外开放的窗口。北面,是高耸入云的西天山。一条312国道从果子沟迤逦而来,到了这儿分作两股——一条向西,通往312国道的终点霍尔果斯口岸,那儿依然是连绵起伏的高山河水潺潺的霍尔果斯河;另一条向南,通往伊犁的首府伊宁市,那儿是著名的伊犁河谷地。于是,清水河子是三岔路口造就的一个城镇,是一个以交通枢纽而著称的战略要地。

瞻德城者,地曰察罕乌苏。乾隆二十五年(1760)阿公桂疏定伊犁建置事宜云,伊犁田地肥沃,无过察罕乌苏,可建一小城以遏哈萨克布鲁特由伊犁河北来往之路是也。筑城议久,寝至四十五年(1780)伊公勒图始建,城高一丈三尺,周三里六分,门三,东升瀛,西履平,南延景,屯镇右营驻之”。伊犁绿营携眷官兵“右营驻瞻德城,都司一、守备一、千总二、把总四、经制外委六、额外外委六、马步兵各三百人。——《西域水道记》

昔日名列“伊犁九城”之一的瞻德城,早已不见了的踪影,收藏爱好者或许能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中伍佰元面值的纸币上一睹它的风采。踏着瞻德城的故地(据说在清水河镇政府),想象着瞻德古城的庄严,古人是否曾在此排兵布阵、摆摊叫卖,我们不得而知。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昔日的繁华早已灰飞烟灭。

中国人民银行1951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中面值为500元的图案就是“瞻德城”。该套面值500元的人民币正面图案为古城瞻德城,颜色为紫黑、浅蓝;背面图案为花幅、维文、行名,颜色为紫色。纸币规格为长134×70mm。钞纸无水印,票面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几何图形组成,三字冠7位数号码。

让人大为不解的是,为什么第一套人民币没有选择象征历史上新疆政治军事中心的惠远城和其他几个城池,而选择地位远远小于惠远城和其它城的瞻德城作为纸币图景,这里其实是很有缘由的。

尽管惠远城在新疆历史上地位非常重要,但在新疆解放前夕,由于历史的原因,惠远城已经面目全非、残破不堪,其浮沉中有暗含着大清国的荣辱、军阀的混战等历史。新兴的新中国怎么可能选择一个几乎不复存在、代表着衰败的旧社会的惠远城作为民众须臾不可离开的钞票图景呢?总之,惠远城“木秀于林”,在历史与现实当中太过显眼、太过敏感,

如果非要在新中国的纸币上呈现一座新疆的名胜古迹的话,就要在其他八城中尽量做出选择。然而,从当时的情况看塔勒奇、宁远、绥定、惠宁、广仁、瞻德、拱宸、熙春八城,有的早已经残败毁坏,甚至荡然无存;有的因世事变迁,地理变化,已在现实生活当中变得偏僻闭塞、无足轻重;有的规模过小,地位过低,在历史上都处于“九城”的次要地位,没有代表性……比较下来,瞻德城胜出。

学者认为瞻德城能够入选第一套人民币图景,原因有可能在于,新疆解放前夕,瞻德城代表性的建筑,大致保存完好,可有一观;瞻德城在“伊犁九城”的历史上,既无盛名,也非末端,处依附地位,没有过分明显的象征含义;最具优势的是历经朝代更替、世事变迁,瞻德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愈加优越。瞻德城为历史古迹,又处交通要道,为新疆人民所熟知,为进出伊犁的广大民众所熟知,融通商贸的钞票用瞻德城作为主图,自然就再合适不过的了。

不过随着第一套人民币从1955年开始停止流通后,瞻德城便被人们慢慢遗忘了,它的身影也渐渐消失于岁月之中,只留下不多的遗迹供有心人探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LnX13MBURTf-Dn5xC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