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推荐治疗药物克立芝和中药治疗正在开展临床实验,收集临床信息数据;另外,多家医疗机构也开始就瑞德西韦开展临床试验,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自1月31日《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了美国1例2019-nCoV病人使用瑞德西韦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的消息以来,瑞德西韦被认为是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新希望。
由于该药物尚未在全球任何地区获得许可或批准,在中国也刚开始启动临床实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因此,对于该药物的使用还需要谨慎。
瑞德西韦是一种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合成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这款在研药物是以抗病毒药物而闻名于世的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发,研究发现其在体外具有很强的抗丝状病毒效果。
随后研究发现,瑞德西韦不仅对埃博拉病毒这类丝状病毒有效,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尼帕病毒(Nipah virus)、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非典型性肺炎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也有抑制效果。
或许很多人会感到差异,为什么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发的这款抗病毒药物会对其它病毒也发挥抑制作用呢?
答案其实并不难,我们都知道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释放数千个后代,并以指数方式生长,其复制过程大致为:病毒识别并吸附到宿主细胞的表面,通过宿主细胞膜穿入易感细胞,脱壳,合成早期的调控蛋白及核酸多聚酶;病毒基因组(DNA或RNA)复制,合成后期的结构蛋白;子代病毒的组装,易感细胞释放子代病毒。
抗病毒药物大多是针对病毒生存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些蛋白开发出来的,而很多病毒的类似重要蛋白其实是非常相似的。因此,一个针对病毒A设计出来的抗病毒药物,往往也能对不少类似的病毒BCD产生疗效。也就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和MERS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家族,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相似性。体外和动物模型证实瑞德西韦对SARS和MERS的病毒病原体均有活性。瑞德西韦对新型病毒是否有效不能单凭治疗一例患者就妄下结论,还需要科学论证。
瑞德西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随机、双盲、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已于2月3日开始,计划4月27日结束。
我么期待实验结果带来好消息,但是在这之前还需要审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