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日本某档综艺的特别节目登上了热搜。原因是节目里进行了一项实验:测试一个内向、不自信的女生,在被人连续夸奖了50天后能否变好看?
你们觉得能吗?如果真的可以,我们这些长相平凡的女生是不是也算找到了不用挨刀子,就能完成巴啦啦大变身的魔法了?
不管结果如何,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01
这个叫做kyouka的21岁女生,出场时一副框架眼镜外加大大的口罩,走路含胸低头,努力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由内而外散发着不自信的气息。
节目组为了让她更自然的与人交流,特意安排她去上意大利课。首先,由她自由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接着50天“夸夸实验”就开始啦。
这位帅气男老师对于赞美丝毫不吝啬,kyouka身上任何东西在他眼里都成了完美的赞美对象,“你的眼镜很可爱啊”,“黑色头发和红色眼镜也非常搭”。
一开始听到这些,kyouka慌乱无措,只是摇着手说“没有没有”,慢慢的,她开始微笑着接受这份善意的赞美。
在老师的鼓励下,kyouka开始参与更多的集体活动,制作意大利菜、聚餐……每次尝试耳边都会伴随着那句“你做的真的很不错”。
实验到了31天的时候,她终于能克服自己对口罩的长期依赖,不戴着它也能大大方方出门了。因为老师和她的朋友们都说“你摘下口罩后很可爱”。
时间再往后,kyouka开始主动买时尚杂志、学习化妆,甚至会主动去逛街换眼镜、再去理发店换发型。
终于到了第50天,节目把每天实验结束后拍的照片串联起来连续播放,我们是真的肉眼可见她的状态和颜值都在变好,开头和结束的照片放在一起,甚至不像是一个人。
必须说,这种变化其实有化妆造型的加持,也有拍摄角度的调整,真要较真起来,kyouka绝对算不上是变得更好看。但让我意外的是,这次网友几乎一致的没挑刺。
有条留言让我印象深刻:比起变美,更重要的是变自信了吧,有人愿意给到这份鼓励是很幸运的事情啊。
其实,被夸赞之后变得自信,愿意去做出改变,主动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本身就是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又何必纠结到底是化了妆还是找了角度呢?
02
今年3月,一种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被大家围起来夸奖的“夸夸群”在全网爆火。但在被过度娱乐化解读之前,它其实源起于豆瓣上一个互相取暖的小角落。
“相互表扬小组”成立于2014年,截止到目前成员已经超过10万人。在火爆之前,这里经常出现的帖子是关于“遇到挫折和困难或者心情不好求安慰”,也有不少抑郁症患者在这里寻求温暖。
每当一个新帖子发出来,跟帖里并非是夸张的彩虹屁,而是充满同理心的鼓励和表扬。这些来跟帖的人同样有自己的人生难题,挫折与无奈,但只要心情不错的时候就来当一次别人的太阳,这样,当自己陷入低潮的时候,又会反过来得到别人给的温暖。
这样的良性循环才是“夸夸群”最初的样子,而它之所以能吸引到这么多年轻人加入,不过是因为——生活的打击太多了,可不可以不要只看到我的失败与不足。
在中国家庭里,不少孩子是在打击教育模式下长大的,甚至在整个童年时期都没有得到过父母的一句表扬。
综艺《少年说》里,引发最多讨论的就是那个13岁的初一女孩,她抱怨妈妈:“为什么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偏偏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还是自己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全联盟第一的学霸闺蜜。
但妈妈听完,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地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你要不受点打击可能就会有点飘”。
在日本,一个叫做椿朋海的女生全身上下动了300次整形手术。而这种对整容近乎病态的依赖正是源于母亲的评价。
小时候开家庭聚会,许久没见的亲戚见了她,寒暄道:“哎呀,都长这么大了。”母亲马上接话:“她是个可怜的孩子,长得那么丑。”很难想象这样的话是从亲生母亲口中说出来的。
但是还不止于此,整个童年时期,母亲都在她耳边不停的念叨“长得太丑了”。这让椿朋海从小就对自己的容貌产生了极度的自卑心理。到了18岁,她果断的选择了整容,并且持续了整整22年。
在这样长期的打击教育和负面评价下,一个人的自信早就消磨殆尽了,真的很难在遇到挫折时还有那份勇气鼓励自己:只要我再努力一下,我一定可以挺过去的。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外力去帮我们恢复和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美国心理学者Levine等人就发现:人们感受到的善意,并不会因为它隐藏在谎言里就打折扣。看似不成立的彩虹屁,里面包含着的都是真实的情感支持。
0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互怼不生气”成了最流行的朋友相处方式。但这种模式里,有个很微妙的平衡点,即两个人之间一定要有你来我往的互相“怼”且双方都能做到不生气。
一旦平衡被打破,这段友情就会千疮百孔。正如《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收官时引发的热搜讨论:大S有没有“欺负”阿雅?
节目里,阿雅夸大S是高级脸,大S回说:“你是我们姐妹中看起来最不高级的”;
阿雅吃饭时跟姐妹们分享自己的偶像刘德华,大S立刻打断“闭嘴”;
大S好不容易夸一次阿雅,“你这条牛仔裤很好看”,但会马上补上一句“好适合腿短的人穿”。
说实话,一路看着《康熙来了》长大的我,从前真没发觉大小S是在欺负阿雅。就像有人提问的那样:阿雅不是一路被损过来的吗?为什么现在大家突然为她抱不平?
但看到下面这条高赞评论后,我才恍然大悟:“因为以前的观众的带入视角是大小S ,随着时间的变化,经历了挫折和成长后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是阿雅。”
是啊,被生活捶打之后的我们,太清楚自己有什么不足,也明白很多事情不过是求个安慰,真正要扛过去的还是自己。
在那些遭遇挫折、沮丧、无助的时刻,我们不想要被怼来激发斗志,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拥抱,一句“你很棒了”,这样的温暖才是成人世界朋友存在的意义。
就像小羊姐说的:“ 节目播完了,大家才回过神来,成年人的世界好像不应该这样。 每个人都要长大。那些存在感特别强、刀子嘴豆腐心的朋友,倒不是塑料姐妹,只是过了30岁,我们再也不想委屈自己与她们交往。”
也许大S们真的没有恶意,但经历的事情多了之后,我们会发现毒舌的快乐少了一些,伤害倒是多了很多。到头来,人与人之间的赞美和温暖才是更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