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中国人盼望已久的祖国七十华诞终于到了。
如果有人问,最近听的最多的一首歌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会是它:《我和我的祖国》。
王菲久违的开嗓献唱,让这首老歌又一次席卷全网。
这首流传将近四十年的歌,儿时听只觉得旋律优美。
如今听到歌词,却听出了潸然泪下。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
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
没有身份、地域、职业和民族的差别,只有同一种感情在血脉中涌流,它的名字叫爱国。
1
战争与和平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很多人从没有意识到,“袅袅炊烟和小小村落”是多么平静美好的画面。
对七十岁的中国来说,真正没有硝烟的时间还不满四十年。
如今的我们,可以在夜晚放心大胆地享受繁华的夜市,可以正常地上班、上学、回家,可以在温暖的家中整夜安眠。
这些我们早就熟视无睹的东西,却是无数战乱地带的人民梦寐以求的。
在视频网站bilibili上,有一个旅行博主Neo鹿子最近放出了自己在伊拉克的见闻。
虽然距离伊拉克战争已经好几年了,但这个国家依然满目疮痍,学校、住房满是弹孔,废弃的坦克和武器随处可见,正常开车随时都可能遭遇枪战。
当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还怎么奢求其它?
“我们不是生在和平的世界,而是生在和平的国家”。
还记得联合国大会上叙利亚代表无助沮丧的身影吗?
当英美等国家直接无视叙利亚代表的诉求时,这位年迈的老先生只能静静地坐在席位上。
他愤怒地拍着桌子,为自己的国家誓死力争,但却收效甚微。
他和他的国家,多么像百年之前的中国啊!
当年,顾维钧先生愤然拒绝在巴黎和会条约上签字,但却挽救不了一个衰落的旧中国。
如今,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再也不用沦落为刀俎之上的鱼肉,终于有底气说“不”。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是挨过打的,而幸运的是,我们已经艰难地走过了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
我们的岁月静好背后,是无数先烈流过的血,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和守护。
战争与和平,从来不是绝对的,是祖国的强大,给了我们此刻的平静与安宁。
2
饥馑与饱暖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没有大海,何谈浪花,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作为个体才能衣食富足。
最近,一则异常可爱的微博冲上了热搜,内容叫作“只有袁隆平爷爷可以说我胖”。
那些平时听不得一个“胖”字的网友,对别人可以轻轻松松用一句“我吃你家大米了吗”怼回去,唯独对袁隆平院士满怀感恩。
这一代中国人对“饥饿”几乎已经没有概念了,但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大多还对过去的饥荒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四十年前,人们最发愁的是“晚饭吃啥”;四十年后,人们最发愁的依然是“晚饭吃啥”。
但前者,是忍饥挨饿,后者,是选择太多,甜蜜的烦恼。在这两者之间实现改变的,就有袁隆平和他的团队。
央视记者曾经在采访中问袁老:“您是不是特别害怕(饥荒饿死人)的场景再次出现?”
袁老连连摇头说:“不可能了。”
说罢,长舒一口气。
他的长叹,既是为以前缺衣少食的时代感到难过,也是为现在的新一代不必再经受那样的苦难而庆幸。
这个凭一己之力“喂饱”了大半个中国的老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实现着中华民族复兴;
真正的民族脊梁是这样的一群人,一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3
落后与奋进
“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
有人说,在现在谈“爱国”,太空太假,虚无缥缈。
确实,爱国不需要被谈论,它其实刻在骨血里。
我,和我的祖国。这两者从来都是缺一不可。
国之耆宿,天下无双。
所谓爱国,是本能,没有人能比一个中国人更爱他的祖国。
不管是80后、90后、00后甚至是10后,我们身上难免有时代留下的不同印记,但内心都有共同的情感——那就是,不忘我们都是中国人。
前几天,糖豆在幼儿园学会了一首歌《大中国》,他把每一句歌词都记得特别清楚,每天反复跟我唱这首歌,“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山峰”。
他跟我说,我是这首歌的粉丝,写的太好了,我能找写歌的人签名吗?
我没有想到,一个六岁的孩子发自肺腑的喜欢这样的一首老歌,还没有人跟他讲过“什么叫爱国”,但对他来说,这是根本无须要被教的一件事。
他说他喜欢当中国人。
崔卫平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演讲:《为什么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里面有一段话,至今广为流长——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中国有今天,不是因为有无数去抱怨“中国能给我什么”的人,而是有无数用一生去回答“我能给中国什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