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庆余年》中的王启年,这个人物不简单,大智若愚

2019-12-23   影视凌凌漆

在电视剧《庆余年》里面,王启年这个人物形象,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一方面,田雨老师的精彩演绎,让王启年身上,自带滑稽感,幽默感,是推动剧情的关键人物,也是吸引本人观看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在他的笑容,低调,谦卑后面,其实暗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王启年

主要有以下3点特征:

1.他活得很轻松,不会经常把大道理放在嘴边

王启年是电视剧中的一个特殊人物,在其他人那里,总是把那些忧国忧民的大道理放在嘴边,皇帝和贵族们讨论的是军国大事,脑袋里想的是利益平衡,主人公范闲总是在现代思想与古代文明的碰撞里,苦苦寻求出路,思考对策。

而只有王启年,他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活得很轻松,看得很开,能放下面子,去卖地图挣钱,也能开口找范闲讨点银子,贴补家用,不会有身份上的负担。

此外,他还特别善于自我解嘲,能为自己的这些行为找到一个理由,不会给自己的精神层面造成任何负担,因此,他活得很轻松,一点也不累。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反而,他在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比如,他在暗地里帮助滕梓荆的妻儿,帮他们寻找住所,解决生活难题,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尤其是在那些贵族眼里,滕梓荆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护卫,并没有人关心他的生死,更不用说他的家人。


2.他不爱表现,总是从事幕后工作

在电视剧中,王启年是一个不太爱表现的人,做的多是一些幕后工作。

比如,他特别善于追踪,轻功也很了得,但是,他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吹嘘自己,更没有显露自己。而这一点,在他和范闲一起追踪司理理的过程中,他的技术,谦虚,体现得更加明显。

为什么他有这么多本领?甚至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个宝藏,很多有待开发。

因为他是鉴查院的一个书吏,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他管理书籍,档案,那么,他就有机会接触这些四通八达的情报网络搜集而来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情报,他就会掌握很多信息,也就善于收集信息,分析判断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同时,他利用自己管理书籍的便利,一定会阅读大量的书籍,文献,在那个年代,能够读书识字,博览群书,绝对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山川河流,水文气候等,有着详细的了解,这些都是他的知识来源。

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小吏,并不是官员。官员会经常调动,但是小吏却是长期在一个地方任职,不仅见过很多的官员,前来办事的人员,也办过很多的事情,无论对于鉴查院内部,还是朝堂上下的一些潜规则等,都有着丰富的阅历,以及了解,善于从中判断形势,分析信息,做出预先的判断。这点也是不容小视的一面。


3.他是处理关系的高手

在电视剧中,王启年还起着上下沟通的作用,扮演着一个润滑剂的角色。

无论是在陈萍萍和范闲之间,还是在范闲与外人之间,他都起着很大作用。他的笑脸相迎,见人三分笑,以及谦卑的姿态,做事谨慎的个性,会把各方面都照顾得面面俱到,让人无可挑剔,这种会来事,会办事的角色,也使他成为一个上等的沟通高手。

那么,为什么范闲身边需要这么一个人物呢?作者为什么会把王启年安排在范闲身边,让他常伴左右呢?

结合电视剧《庆余年》,从以下5点分析下:

1.所有繁琐的事情都交给他去办

在电视剧中,作为主人公的范闲,从来都是只办大事,只考虑大事,因为每天这些接踵而来的各种麻烦,已经够他头疼的了,那么,他身边一定需要这么一个能够给他处理各种琐碎事情的人。

于是,王启年承担了这种角色,他办事靠谱,事无巨细,万无一失,很好地解决了各种琐碎小事带来的复杂难题。

2.所有不好讲的话可以和他说

作为主人公,范闲对外都是风流倜傥,潇洒豪迈,然而,他在处理每件事情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委屈,挫折,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委屈又能和谁诉说呢?

于是,王启年出现了,范闲苦闷的时候,就会和他聊聊天,倾诉一番,排解心中的愁与烦。

同时,王启年情商很高,他也善于揣摩范闲的心思,范闲心中有了高兴的事情,他不方便向外说的时候,王启年在他单独交谈的时候,用开玩笑的方式说出来,这样范闲更高兴,愈发喜欢王启年。


3.所有了解信息的事情让他去做

王启年不仅是个沟通高手,见人三分熟,所谓人见人爱的活宝,而且他作为鉴查院出来的一名人员,

掌握信息,刺探情报,梳理有价值的信息,从中加以甄别,分析,处理,都是他的强项,范闲遇到难题,也会派他去收集信息,而他的脑袋,就是一个高级处理器,根本不在话下。

4.他是年轻人的衬托,起着压舱石的作用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面,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瞬间火了起来,这个背后,是一个成熟老道的政治家对于自己心腹,可造之材,年轻人李元芳的培养,点拨。

而在电视剧《庆余年》里面,由于主人公范闲是青年才俊,那么,他的身边需要的就是一个比他年长一些,社会经历更为丰富,考虑事情更加周全,能够起到压舱石作用的参谋角色,而王启年承担的,就是这样的任务。

因为他厚重,接地气,没有主角光环,所以显得更加真实,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而范闲身边有这么一个对朝堂,局势了解的人,更能够帮助他看到很多复杂事情背后的扑朔迷离的东西,他的阅历,识人无数,可以更好地分辨那些虚虚实实,真真伪伪,哪些是真正的同盟者,哪些是披着同盟外衣的利益者,有时候范闲看不出来的,他却可以。


5.可以从他的视角看到主角的成长

王启年在剧中的角色,其实,他代表了部分观众看问题的一种视角,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因为,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由于观众自带上帝视角,对于很多问题,他们往往比剧中人更加清晰,头脑冷静。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观众不太理解,那么,这个时候,通过王启年去问出问题,提出疑问,这样显得更加可信,接地气,真实,可触摸。

那么,为什么观众会对剧中王启年这个人物形象的印象如此深刻呢?

究竟是他身上的哪些特质,影响到了观众的判断?

仔细分析下,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第一印象

人们在观察一个人物的时候,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往往容易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

剧中王启年出现的时候,给人的感觉,这是一个嬉皮笑脸,爱财如命,喜欢贪占小便宜的小人物,不值得一提。

而他在后面的表现,就给观众造成了一种强烈的身份反差。这种反差越强烈,他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就会越深刻。

当你的脑海里,给这个人定位是个活宝,机灵鬼,贪财鬼的时候,等你看到他轻功了得,善于追踪,行侠仗义的时候,那种反差感,会让你的内心更加起伏,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愈发喜欢这个人物。


《庆余年》剧组成员

2.大智若愚

王启年身上还有着大智若愚的一面,说明他有着足够的社会经验,丰富的人生阅历。

当时范闲问过他一句话,以你的武功,技能,不至于现在还是一名普通的小吏啊?

其实,在他的身上,有着一种东西,那就是他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但是,依然热爱生活。

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他并不是一味用强,而是善于和生活妥协,懂得灵活变通,迂回前进。

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总是把大道理说在嘴边,而是更加有生活化,这背后就是他的大智慧。

3.情感冲击

在王启年身上,我们还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情感冲击,那就是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他的夫人和女儿。

相信这一点,一定瞬间击中了很多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日夜操劳,四处奔走,到底为了谁,这种情感很真实,接地气,非常容易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

这点也容易解释为什么他会去帮助滕梓荆,因为他有家人,他看到滕梓荆的家人,就会想到他们的不容易,更加理解他们的情感。这种情感,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也是相通的。

同时,在王启年身上,也看到了另一面,那就是在这部剧里,很多人都是为了权力和利益,明里暗里,斗来斗去,真正有多少人关心过自己的家人?理解过自己的家人?反而是在处心积虑地伤害家人,防着家人,相比之下,王启年对于家人的关心,爱护,更加让人感动。


4.潇洒豪迈

范闲作为主人公,看似潇洒,风流,其实从他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他总是在思考自己的过去,自己母亲去世的真相,对于各种现代文明与古代世界的碰撞,充满无限烦恼,百思不得其解。另一方面,各方势力对于他的出现,都是暗藏杀机,使得他总在应付一个又一个难题,以及一个个明枪暗箭。

而这部剧里,真正潇洒的人,却是王启年。因为他可以放得下名利,不在乎面子,看得透生活。

电视剧里有一个镜头,印象特别深刻,范闲从府里出来,看到王启年正坐在马车上,抬头仰望天空,盯着那一朵白云发呆。

试想一下,剧中的人们,脑子里都是争斗,利益的算计,又有几个人,能有这份闲情雅致,真正抬起头来,看看天空的白云呢?

沧海一声笑,欢乐自逍遥,或许说的就是王启年这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