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族真的是一个老被侵略和欺负的民族吗?

2020-08-13   坤丽科技

原标题:历史上汉族真的是一个老被侵略和欺负的民族吗?

我们常看历史电视剧或者书籍,都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画面。强大的汉族王朝,经常会受到游牧民族的烧杀劫掠。特别是到了宋朝开始,可谓是卑躬屈膝。故认为汉人一直以弱势民族存在着,汉人是懦弱,不善战,无能的代名词。可能舞文弄墨之辈甚多,能征善战者少。什么以和为贵,礼仪之邦。那么到底是整么回事呢?

其实不外乎有以下四种原因:

一、汉人和游牧民族因为生活环境差异,导致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汉文化

古代游牧民族南下抢掠,甚至经常发动战争。因为他们多身居苦寒之地,到处游牧,居无定所,可能这个季节在这片草原,下个季节就到了另外一个草原了,跨度非常大。因为生存条件的恶劣,常常食不果腹。为了生活得更好,自然而然想要南下侵略以农耕为主的汉人。这里有他们所需的一切。

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多半拥有富饶的土地,只要好好耕种,在不发生天灾的情况下,都可以过的相对富足。所以他们没必要像游牧民族那样去抢夺。除了为解除威胁,被迫反击外,一般不会主动进攻北方族群,因为找不到任何理由让一个以农为本的民族或国家去进攻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

二、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让他更具有灵活性和侵略性。

汉人是难以离开土地的定居民族,大家都知道,土地就是他们的一切。所以游牧民族要找你很容易,相反,你要找游牧民族抢点什么就难度很大了。

游牧民族进攻农耕民族,总可以以战养战,到处都是农耕民族的定居点,派骑兵去抢就是了。游牧民族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都会过着近乎军事化的生活,如集体放牧,集体围猎,骑马射箭等,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意志更为顽强,故他们很易被训练成优秀的战士,而天天对着土地耕作的农民,再强壮,未经严格训练也只能是普通人而已,很难会是游牧民的对手。

抗金名将-岳飞

三、土地价值决定了,双方谁侵占谁。

其实历史上作为以农为本的中原王朝对所有利于耕作的土地都相当主动,而且有着强烈的渴求,一旦占有就长期驻军,人口自然迁移,所以汉人才能从黄河岸边的部落发展成如此的庞然大物,古代的华夏民族或者说汉人对领土具有极强的开拓欲望,可惜他们开拓的对象只局限于一些利于耕作的土地,最终,这族群占据了林海,雪域,草原,戈壁,沙漠,高山峻岭,大海所环绕的所有可耕作土地,然而对不利耕作的土地却不会有多大兴趣,不是迫于无奈谁愿意移居到气候恶劣的戈壁,草原重过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呢?

反之,游牧民族他们亦不想长期过这样的生活,所以他们经常抢夺汉人的财务和粮食。

安逸的农耕环境

四、军队结构上,让汉人在战争中老是吃亏。

在冷兵器时代,以步兵为主的汉人军队,要彻底消灭游牧骑兵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是游牧骑兵跑得快,他们被打败了,你追不上,反之,你被打败了,你两条腿跑不过人家四条腿的马匹,随时随地会全军覆灭,所以出现了历史上汉人军队打败了游牧骑兵也杀不了对方多少人,打败了大量被杀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古代的汉人就是懦弱,就是不善战。只能活,实属无奈。

以步兵为主的汉族

但是小编认为,宏观的从几千年中华历史来看汉人跟游牧民族的对抗,中原农耕民族大多数时候都占据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很多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在远古时期也是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可惜他们在远古的部落战争中成为落败者,为求生存,他们被迫迁移到一些生存条件相对恶劣的林海,雪域,草原,戈壁,沙漠,高山峻岭延续他们的种族,从而演变成众多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战胜他们的就是华夏族群,也由于生存条件相对恶劣,他们的人口自然没有占据有利地域的族群发展得快,所以他们成了少数族群,占有中原的华夏族群则发展成庞大的群体,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

总的来说,游牧群体有骑射优势,速度优势,农耕群体有人口优势和装备优势,宋以前的汉人并不文弱,经严格训练后也会很善战,只对利于耕作的土地有兴趣,局限了他们的扩张,但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