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中的古琴,代表着上古礼仪仪式,代表着君子精神

2020-10-10   坤丽科技

原标题:“琴棋书画”中的古琴,代表着上古礼仪仪式,代表着君子精神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琴是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制作完成于公元前433年。

十弦琴的琴体上有个似鱼尾的琴尾,琴底有个结实的脚,这和《山海经》中“晏龙是为琴瑟”相辉映。

这说明最早的古琴不是为了音乐而制作的,而只是作为一种巫术的工具。

古琴最初很可能是巫觋直接向上苍求助的工具。

他们用古琴在这些宗教仪式中传达神灵的旨意,因而决定应当在何种情形下做何决策,以得到圆满结果。

最早的古琴音乐并非追求悦耳,而只是相当于现在道教、佛教仪式中的那些音乐,与神界沟通,表明其存在。

巫觋关于中草药的知识也很丰富,古代医的繁体字就是毉,古代巫觋就是医者。

当儒家思想影响越来越大的时候,巫觋的影响减弱了,公元五世纪的诏书,女巫被禁止参加官方祭祀仪式。

但是也被另外一种精神所替代,那就是君子。

可以说儒家的君子也是巫觋的继承与延伸。

《韩非子十过》记载:卫灵公,位于现山西省境内的卫国的国君,在前往晋国的路上于濮水露营。夜半时分,他突听到有人在黑暗中弹琴。于是他问侍卫,可所有白人都否认他们听到了琴声。卫灵公乃召琴师师涓师涓坐在水边倾听,记下了曲子。

过了一天,卫灵公及其随从继续前往晋国。右晋平公设置的盛宴上,灵公讲述了他听到一首新丢曲之事。晋平公于是请师涓坐在晋国乐师师旷旁弹奏。但师涓还未弹到一半,师旷就阻止了他,说:“这是亡国之声,不能听。”

“这从何说起?”平公问。

师旷回答说:“该曲为商纣王的琴师师延所作。当纣王战败时,师延向东逃走,投濮水而死。你们一定是在濮水边听到了此曲。首先听到它的人会目睹国家的消亡。”

“我喜欢音乐,愿意听完。”晋平公说。他令师涓继续弹奏。

于是师涓弹完了整首曲子。晋平公问:“这是什么音乐?”

师旷答:“《清商》。”

晋平公问:“《清商》是最悲的音乐吗?”师旷答:“不如《清征》。”

晋平公又问:“《清征》可以听吗?”

师旷答:“不可。古代听《清征》的人都是有德义之君,而您德薄,不能听。”

晋平公坚持说:“我喜欢,愿听之。”

师旷不得已,抚琴而奏。音乐刚起,就有十六只玄鹤降落在宴会门前。弹第二段,玄鹤站成一排。待第三段奏响,玄鹤就伸长脖子叫起来,展翅起舞。晋平公兴致勃勃地和琴师举杯共饮。

平公又问师旷:“有没有比此曲更悲的音乐?”

师旷说:“有,《清角》。”

平公说:“《清角》可以听吗?”

师旷阻止:“不能听。您的德义比不上黄帝,不听为好,否则国家会有败亡。”

晋平公说:“我老了,只喜欢音乐,还是想听一听。”

师旷不得已,又抚琴而奏。当他奏完第一段,有乌云从西北升起。等他开始奏第二段,则狂风骤起,暴雨倾盆,砖飞墙塌,众人奔走逃遁。晋平公恐惧,伏于廊屋。晋国此后遭受了三年可怕的旱灾,晋平公也身患重病。

这说明古代音乐的重要作用,古琴和神兽分不开,玄鹤就是其中一种,而神兽代表的就是君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