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淮海医生四拒“红包”小举动彰显医德高尚

2019-10-08   映象周口

每天都在拒收红包,这是周口淮海医院(原手外科医院)住院部医生再寻常不过的经历了。如何变着法地拒收红包,早已经成为他们的必修课。

“苑医生你收了吧!…你要是不收,我心里过意不去。”

“不收红包是每个医生的职业道德,我给你爸看病这是应该的,我相信每个医生都会一样的…”

“您还是收下吧,别退了…”

2019年9月11日,骨科病区的苑玉东医生又接到一个微信红包,患者崔大爷的女婿为表示感谢,特意加上苑医生的微信并为其转了1000元现金,前两次苑医生直接退回了转账,当对方第三次转账,苑医生面对家属的执着没有点退回,等待24小时自动退回,而事情到这并没有结束。

医患同心 战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据悉,崔大爷今年67岁,商水县白寺镇岳庄人,曾在2018年10月因脑出血导致后遗症左侧肢体半身不遂,他从出院以后坚持康复,经常早晨四点就起床,走路锻炼。2019年6月25号中午,走在村口水泥路上的崔大爷准备回家吃午饭,谁知下肢突然无力,一下子摔倒在地,当时无法站立行走。在当地检查结果提示“右股骨转子间骨折”,遂转入周口淮海医院进一步治疗。

苑医生介绍,非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3个月的死亡率较高。致死原因并非骨折本身,而在于并发症,且卧床时间越久,死亡的发生率越高。因此很多医学文献把此类骨折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像崔大爷这类患者共同特点为高龄,合并内科疾病多,手术风险大,更需要医护人员更加细心和耐心,也需要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病情,配合治疗。对于手术医师来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降低创伤是最重要的。苑医生说:“我曾接诊过93岁的股骨骨折患者,我们对这些患者改进了手术入路,从臀中肌间隙入路,尽量减少肌肉损伤,降低手术创伤,同时缩短切口,平均手术时间仅45分钟,失血量仅100—150毫升。”

6月25日,苑医生为崔大爷拟定了两种治疗方案,家属最终选择了股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十分顺利。经过全体医护人员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崔大爷逐渐恢复,就连折磨他多年的肺心病、哮喘也均有明显改善,这让老人及家属对医院的专业服务赞叹不已。崔大爷于8月10日出院了,接下来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为表感谢 家属四送红包

苑医生原以为三拒红包,这事就算结束了。谁知9月17日上午,崔大爷的女婿再次找到苑医生,说老丈人的身体恢复得不错并表示感谢。此时,苑医生接到急诊科电话,准备上手术,家属见状把准备好的1000元现金塞给苑医生转身就跑。苑医生摇摇头,只得把现金暂时“收下”,并向医务科上报该情况。苑医生手术连台,下班时已是深夜,当他脱下手术衣,换上白大褂,一摸口袋,摸到了让他“头疼”的1000元钱。

9月18日早上,查完房的苑医生同患者服务中心人员一同赶往商水白寺,准备将现金送还。他们沿途打听,几经辗转,上午十点终于找到了崔大爷。苑医生首先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得知崔大爷已经可以站立、走路,苑医生叮嘱其道:“注意营养,坐着或者躺着要经常抬抬腿,加强腿部肌肉力量。建议拄拐练习走路,每次活动时间不要太长,逐渐增加活动量。”

随后,苑医生将1000元现金如数奉还,并表示:“实际上,医生对于每位患者都是一视同仁、尽心尽责的,收红包不仅有违医德医风,而且医院制度上所不允许的。在这里,我代表淮海医院祝您早日恢复如常。”这一席话,让崔大爷一家感动不已,为淮海医院的贴心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周口淮海医院(原周口手外科医院)是一家以手足显微外科、创伤骨科、烧伤康复为特色的二级医院 ,是“120”第七急救站。开展断指再植 、指尖离断再植、手指多段多指离断再植、离断肢体再植,以及拇、手指再造,骨皮瓣移植,断掌寄养再植及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八指离断再植成功”、“头皮完全撕脱,术后长出新发”、“拇手指再造”、“成功移植骨皮瓣”等疑难病例的开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医院履行社会责任,倡导公平、公正、可信,为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在周口文昌大道东段(大广高速东1.5公里)新建一所现代化的大型医院。在创伤骨科、显微外科、烧伤康复等已有专业的基础上,再发展骨科、心内科、肿瘤内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儿科重点科室,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杨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