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式通知大家
又到了打谷子的时候了
赶快回老家打谷子啦
不管你们在外面忙些啥子
现在正是通知大家
不管你叫张3、李4、还是王2麻子
不管你在浙江、深圳、上海、还是广州
快点回宜宾
打过谷子的请看,
下面这些是不是满满的回忆
小编的朋友圈,
大家都在发这两天打谷子了
想起小时候看家里人打谷子
这是多少人的记忆啊....
以前小时候,邻里头,喊一声,今天我家打谷子,要的要的,过两天我帮你打哈!以前是隔山喊话,通讯靠吼,现在只需要一条微信,就能解决了!
这些都是小时候的回忆,也是那个时候最淳朴的话语,没有那么多功利,不追求回报,但是大家都是今天你帮了我,明天我帮你,一个地方,喊一声,大家都会出来帮忙!
准备工作
以前
打谷子的重要工具是
拌桶、谷架子、脚踩打谷机等,
以前踩打谷机都是靠人力,
现在打谷子,
打谷机都是机械化了,
开着收割机到田里转一圈,
谷粒就被收集在了一起,
我们只需要晒干就可以了,
相比以前要轻松很多了。
我们还是一起来回味一下
从前的我们是怎么打谷子
都会在前几次赶场,就把准备工作做好,买镰刀、簸箕、推谷耙...还要割很多肉,因为很多一天是打不完的,打谷子肉是必须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风车,它由风箱、摇手、车斗、漏粮斗、出风口等部件组成。
有的地方不叫风车而叫风柜。
在车谷物时,要两手紧密配合一致,
左右手的动作要协调,即右手要先摇动风车摇手,
让风先扇出来,然后左手把搁条放下几档,
让谷物从车斗底板开口处滚落下来。
小时候,常常在风车边转悠,
研究风车的秘密,观察这风是怎么产生的。
现在轧米都由电动轧米机代替,
数分钟内糠和米两分清,极为方便。
风车也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
让后人参观纪念。
沙镰刀,割谷子用,
这种镰刀不同于割草的镰刀,
它的刀口上有锋利的锯齿,
割谷子的时候更加省力。
后来,脚踩的打谷机,替代了谷架子。
记得在那个年代,
脚踩的打谷机,
尤为珍贵,
基本上是几家人共同买一台打谷机。
以前打谷子,
头天主人就会通知来帮忙的亲戚朋友,
不像现在都有智能手机
明天先打那一块田。
早上5点,天刚麻麻亮,
打谷子的人不会来主人家里,
直接去田里,开始割谷子。
然后打一桶,每人带一挑,
才回去吃早饭,
一般是8点左右,
称为早班桶。
打谷子,
一般是3到5个女同志在前面割谷子,
一男同志传把子,两个男人打谷子,
两个人递把子,一个人捆谷草,两个人挑,
挑谷子的和打谷子都是村上最年轻力壮的。
踩打谷机,
绝对是一个技术活,
两个人必须相当配合,
也是一个苦力活。
递把子的,一般就是小孩子,
10多岁就开始递把子。
那些年家家户户打谷子都有一两桌人,
童年的记忆非常的热闹,
也有抹不去的,酸甜苦辣与快乐。
打谷子,有很多学问。
打水田的谷子要轻松些,
因为水田有水,拖拌桶更省力,又不很热。
打干田又累又热,热起来真是让人心发慌。
递把子,更有讲究,
把子蔸蔸必须整齐,
不能与下面把子牵连,
整齐利落,我们那里习惯把蔸蔸递给打谷子的人。
捆谷草,我不会?你会吗?
打谷子,天气炎热中午一般11:30就下班了,
每一个人全身上下都是泥与汗水。
忙活完,去堰塘,河里洗一个冷水澡。
12 点主人已经准备好午饭,回锅肉、腊肉等,
还有“啤酒”、“汽水”。
尤其是那种啤酒瓶瓶
里面放一朵银耳的小香槟
最受青睐!
记得那些年还没有凉箱,
都是把啤酒用篮子吊在水井里面,
拿出来喝也是很冰的。
话落家常,酒菜飘香,
谈起今年的收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村出来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回忆,说不完的故事。
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把它扩散出去,让更多人看见,让我们一起回忆过去,再致敬劳动者,你们辛苦了!
你家还有谷子吗?
你今年回去打谷子了吗?
来源:深度宜宾
感谢关注高县大小事,高县是四川省宜宾市代管县,坐落在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河畔,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称。幅员面积1323平方公里,2009年总人口52万人。先后隶属于叙州府、下川南道、永宁道、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宜宾专区、宜宾地区、宜宾市。 高县 享有“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的美誉。是“全国茶叶基地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四川省蚕桑基地县”、“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基地县”、“四川省最具活力十大特色县”和“四川省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集群试点县”、“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集群试点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