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庄电厂,曾为“川南最大”火力发电厂,宜宾人最想进的厂之一,现如今却因拆迁爆破变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210米高的烟囱虽然倒了,但烟火仍在。
对于许许多多的“电厂人” 来说,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厂,更是一座城,如果这里有你的记忆,不妨跟我一起走一走。
“从前的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慢...”走近生活区,你会发现,歌词中的场景在这里真实上演。
还没进生活区的门扑鼻而来的就是锅盔的味道,在这里长大的人都说,小的时候,放学第一件事不是回家做作业,是先在门口买一个锅盔吃。
不仅仅是锅盔,旁边的凉面、烧腊摊子、和进门的三轮车包子,几乎都开了20年以上。
不少人在这里读幼儿园、小学,复工复学都在有序的进行着,还紧闭大门的幼儿园和小学也将陆续复学,人间四月天,值得我们去期待
空气中满满的香樟味,而小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玩耍,广场上满是童声笑语
现在电厂生活区里大部分居住的都是老一辈的人,孩子们都去珙县的新厂里干活了,家里的宝贝孙子、孙女的看护得靠自己亲自出马了。
岔路口的小卖部!灯箱上已经布满蜘蛛网。偶尔会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娘坐在门口摆着龙门阵!与外面城市繁华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对于他们来说,享受的是邻里间和谐相处的惬意时光。
樱桃枇杷都是住在生活区后面的农民们自己种的,刚刚摘了就拿出来卖,看起来又红又大的,特别新鲜。
针对这里生活的大多数老人,还专门设立了老协活动室,他们没事就可以在这里打打牌,聊聊天,要不就组织一些跳舞唱歌的活动。
生活区不大却五脏俱全, 除了这些,废品回收站、干洗店....都应有尽有,要不怎么说这里是“一座城”呢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隔了一条街就是黄桷庄粮油集团,宜宾很多的饮料、大米、面粉都从这里出去。
对小编而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这里面的烤全羊和游泳池了,冬天一家人去吃烤全羊。
夏天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去游泳,是最幸福的事了。
现在布满青苔的游泳池反而有一种别样的感觉,管理这里的嬢嬢给我们说,疫情结束了天气热了,游泳池就又开放了。
关于黄桷庄电厂
他们有话说
小小:我的父母是它的建造者~!当年,作为留守儿童好不容易和父母在一起,和小伙伴一起就读黄桷庄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对我们很好这都是我童年美好的记忆
冬天快乐:门口的锅盔,我吃了十多年,现在在外面吃的味道始终和家里的不一样
非常:这里有我满满的回忆!3岁到电厂23岁离厂,在电厂生活了整整20年
keke: 早晨听着广播起床然后晨练再去买早餐拿着馒头去上学…邻里邻居都认识,没得盐巴酱油了,家头的大人就喊去隔壁借,很亲切
想见你:以前没事的就爱和弟弟去哪个游泳池游泳,当时宜宾还没得好多游泳池,而且这个游泳池深水区的水又比较深,安逸的很
小男人:作为一个在电厂工作的员工,虽然没住那边,但每次回家从那儿过的时候都有一种亲切感
......
黄桷庄电厂生活区有记忆,有回味,有邻里之情
生活真实的样子都藏在了这片街巷里
在这千篇一律、冷冰冰的高楼大厦中
黄桷庄电厂生活区仿佛在用它独有的烟火气息吸引着我们!
这篇文章送给每一个“电厂人”
你有更多关于电厂的回忆
也可以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
本文由宜宾零距离 小河马原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