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作业量多,学习任务沉重。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压力特别大。因为高考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的阶梯”,以后的“你”会在哪个层次,多半是由高考分数决定的。作为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生活上、精神上对其多加关心。
1、切莫过度焦虑
有些家长从子女上高三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焦虑起来:有时对孩子很亲切,有时很严厉,茶不思饭不想。家长自身的各种感受有意识地传递到子女身上,根据调查发现,高三学生有一半的压力是来自父母。
在不知不觉中,父母成为子女学习生活中的施压者而不是鼓励者。高三学生已经接近成年,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作为父母过多的干涉只会适得其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有自己事业的中年男人撑着一个家庭,他不仅需要供养一家人的吃喝住行,还需要为子女的前途做出不少的投资,更要给自己的高堂养老,面对工作中形形色色的社交,可以说把生活的不易“饰演”的淋漓尽致。这位男人需要的是把家打理的仅仅有条的妻子,和乖巧上进好学的孩子及明白事理的高堂。而不是仅仅的关心或者施压。
2、不要给子女灌输负面思想
家长们在谈论负面、消极的事情时,尽量地避开子女。因为这种阴暗的言论随着时间会给子女的心理造成影响,影响子女的三观,使得其害怕融入社会。家长在子女面前一定要有稳定的情绪,用自己积极可观的思想影响孩子。
家长应该多给子女增加动力,减少负担。给子女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其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去备战高考。与此同时,家长眼前的付出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3、不要给孩子进行过度补习
在高三阶段,家长要正确地看待孩子的成绩。当子女成绩不好时,他自己会很焦急。家长也跟着着急,不惜花重金请名师补习。家长要做的不是给孩子补习,而是帮助孩子找出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还是考试大意?还是模块学习没懂?家长需要帮孩子找出根所在,才能实际性的解决问题。
若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余时间补习”,那么长时间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反正有老师补习,上课听不听无所谓”。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不要有过高的期盼
部分家长不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总是期盼着自己的孩子考高分、成状元,光宗耀祖。其实这种思想会给子女造成特别大的压力。天才在地球上确实存在的,但是只是极少数,大部分学生都是普通人,甚至有些孩子在普通人群中显得更加平庸。
有些学生确实资质平平,家长的过高期望只会影响其价值观:考不上好学校就是无能!同时也给子女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打击子女的自信心。所以说,对于子女的成绩平常心对待就好。
5、多与子女沟通、交流
家长多倾听子女的心声,用积极乐观的思想给予回复。多与孩子共进晚餐,谈论愉快的话题,多陪子女散步、踢球、听音乐来疏解其压力和疲劳。
最后,希望高三的学子们都能金榜题名。欢迎各位盆友留言分享更好的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