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河湟新区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2019-11-30   海东时报

近年来,海东河湟新区以建设“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典范新区和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新区为契机,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工作,以本土优势吸纳人才,以高端人才引领发展,逐步将新区打造成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为青海经济建设发展蓄积高端“人智动能”。

据了解,围绕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依托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海东河湟新区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向重点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聚集,形成国内重点领域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坚持项目洽谈与人才引进同步推进,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7家国内顶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促成12个产业项目落户,带来了一批高端人才。年初,北京中关村17家国内外企业及机构代表实地调研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小镇,就进一步加强在生态环保、产业升级、精准扶贫、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洽谈,与33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完成入驻签约,签约总额达160亿元,聚集各类专家人才270余名。

为突出创新创业,河湟新区设立了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资金,依托驻区产业基地、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对新引进的国家和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给予50至100万的资金扶持。去年,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示范基地”,成为2012年该计划启动以来青海省首家入选的机构。新区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构建“互联网+”引才模式,搭建起及时沟通、洽谈、展示的“空中走廊”,畅通了人才来区创新创业通道,促进了人才项目对接和落地。

同时,积极发挥服务体系功能集中的优势引才育才,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原则,将人才关注的安家、办公、教育等内容作为服务重点,通过创建保障平台、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建设高层次人才生活品质,专业化助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特别是满足各类人才对住房的需求,先后建成专家和青年人才公寓项目3个、200余套“拎包入住”的高品质公寓住房。为方便各类人才来区创业,新区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海东驿站”,实行零收费为初创者提供“一站式”的创业平台。目前,入驻企业350家,各类创业人才500多名。通过建立人才工作联络队伍,加强与重点企业的联络与沟通,及时了解企业和人才需求情况,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为题,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记者 李玉娇 通讯员 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