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是摄影爱好者、纪实摄影师经常做的一件事。在特定的街头时空内,用“摄影眼”在流动的时光中发现有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美感价值的瞬间,并把这个瞬间记录下来形成摄影作品,是扫街的意义所在。这个摄影创作题材可以是初入摄影行业的小白,也可以拍摄多年的摄影老手。大家都能从街头这个题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摄影空间。
在扫街拍摄的过程中,使用什么摄影器材,对于摄影老手来说自然根本不是个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摄影风格,有非常习惯和顺手的摄影器材工具,用什么拍,怎么拍,他们都深谙于心。而对于摄影新手来说,想要学习摄影大师那样拍出精彩的街头摄影作品,应该用什么设备是比较困惑的。
关于扫街的器材,在网上有很多不同的说辞。有些网友认为扫街应该注重拍摄速度,相机的反应速度、对焦速度、拍摄速度非常关键,所以应该用速度最快的单反相机;有些网友认为扫街不应该惊扰拍摄对象,应该把最自然的场景记录下来,所以相机不能太扎眼,应该用小型卡片相机,甚至手机也可以,这样非常低调,拍摄起来不会引起注意;还有些网友认为扫街应该用长焦机,远距离拍摄,反驳的网友认为应该用广角镜头,增加照片临场感......各种说辞众说纷纭,越看越迷糊。
其实扫街并没有什么器材选择范围的硬性规定,也没有特别一致的选择范围认同,甚至不同人扫街使用的设备会大相径庭。如果您是一名初学摄影的爱好者,选择扫街的机型可以根据所拍摄的题材而定。对,就是题材,扫街也分题材,并不是拿起相机走在街上就拍就算扫街,扫街是有种类、有目的、有意义的创作,是可以细分题材的摄影类型。
我们可以按照扫街的不同情形对它进行题材划分,从而选择合适的摄影器材。
1、旅行街拍选择微单很合适。在旅行中我们是不是用相机边走边拍,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呢?是不是感觉很自然?确实是这样,当您在旅行的时候,记录下陌生城市、景区的种种瞬间,拍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其实也是街拍的一个题材种类。在旅行中您已经无意间进行了街拍尝试。旅行中不仅仅拍摄传统打卡照,更多记录下当地人文风貌、文化特质、美丽风景时带相机去旅行的意义所在。那么这种街拍最好选用微单相机。因为微单相机,特别是apsc画幅微单相机,作为旅行街拍的机型是非常合适的。这类机型体积小巧,镜头也并不大,但画质却不差,apsc画幅的cmos可以确保得到比手机、卡片相机更好的画质,如果配合高素质镜头,画面并不亚于全幅机型,是便携、画质比较均衡的选择。
2、有特定模特的街拍选择全幅单反加大光圈镜头。有特定模特的街拍也属于街拍的一个种类,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不确定内容意义不同,只是将街头作为拍摄背景环境,但也是很多朋友喜欢的一种街拍方式。这种街拍其实就是一种人像摄影创作方式,应该以拍好模特为根本要务,所以选择以画质为重点的全画幅相机和高素质镜头是有必要的。这种街拍不用太多考虑便携问题,因为我们需要的就是把模特拍美,必要的创作设备都是要带上的。大光圈镜头可以很好虚化背景,突出主体人物,所以各类焦段的大光圈镜头最好准备好。另外闪光灯、反光板也最好带上以备使用。
3、人文纪实街拍选择较为低调的大底卡片机或微单与小型定焦镜头组合。人文纪实街拍这个种类,就是要拍摄记录真实、不被打扰的街头场景,特别是将人文内涵精神拍摄出来,这就要求设备具有两方面特征:一方面要小巧低调,不能相机本身引起很多关注;第二方面是要有较高画质,既然是摄影画质不能太凑合。所以,选择cmos感光元件较大尺寸的卡片机,比如经典的gr系列,或者选择小型微单加广角大光圈镜头,比如eosm系列和饼干镜头的组合。这样的机器作为人文纪实扫街机型,用起来画质够用,反应速度也可以,还非常低调方便。另外,还有一些固定镜头的全幅定焦机也是比较适合扫街的,比如索尼rx1系列。徕卡的旁轴相机一直是扫街的始祖经典,在当下仍然适合,但却价格昂贵,早已不是普通消费者选择的机型了。
至于单反加长焦的组合,我个人并不建议在扫街中选用,因为拍出的画面有种浓烈的狗仔队味道,所以偏广角、标准焦段的镜头是街拍首选。
到底选择何种机型合适,按照自己的扫街创作方向去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