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公布
位于文家街道业家官庄村的
左希贤烈士故居入选。
据悉,从2019年开始,我市积极落实省住建厅、省文旅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确定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对我市境内多个历史建筑进行了摸底、勘察、测评,并召开专家评审会,最终,左希贤烈士故居从初选的四处历史建筑中脱颖而出,入选我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录。
据介绍,左希贤烈士故居建筑类型为传统民居,相传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5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6月1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故居院墙用青砖垒砌而成,虽无人居住,但院墙周围干净整洁,建筑风貌保存良好,建筑形式、院落空间完整,院墙外一棵梧桐树长势正旺。得知此处建筑被列为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村民们都很高兴,表示以后会自觉保护院落,用实际行动传承历史文化。
记者查询资料得知,左希贤生于1911年,文家街道业家官庄村人,1935 年毕业于北平测绘学校,曾任国民党寿光县五区区长。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使左希贤得以与中国共产党人接触,特别是牛头镇起义和八支队的崇高声威以及严明的组织纪律,深深地感染了他。1939年,左希贤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任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寿光五区区长,并任中共五区区委委员。1940年,左希贤在执行任务途中,不幸被敌特逮捕后惨遭杀害,时年29岁。
业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林守明表示,左希贤烈士是业家官庄村的骄傲,他的子孙虽在外工作生活,但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年都回家看望。之前,左希贤烈士故居占地面积较大,因年久失修,东侧三间房倒塌,其后人清除倒塌部分并对现有房屋进行了加固。日常,村里会利用多渠道对烈士事迹进行弘扬,对故居进行保护,村民们更是自觉清理周边卫生,保护好烈士故居。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文化标志之一,与之紧密相关的历史、传说或故事,让这座城市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历史品位。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推进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工作,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处理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城镇建设的关系,延续城乡历史文脉,在乡村振兴中切实保护好历史建筑。
来源:寿光日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VupvXIBd4Bm1__Yuw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