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时,爸妈强迫孩子要学会分享,要懂得把自己手里的糖果和玩具,跟别人分享;
孩子八岁时,把零食分享给周围的小伙伴,虽然自己所剩无几,但如果有人说“我还想要”,孩子便会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全部分享出去;
孩子十五岁时,舍友看见孩子要去吃饭,纷纷让她帮忙带一份回宿舍,孩子二话没说答应了;
孩子十八岁时,同学找她借护肤品,孩子这个时候告诉别人“我的也不多了”,得到的回答却是“切,小气鬼!”
……
不会拒绝的孩子,就像电视剧里的那个“便利贴女孩儿”,被所有人调遣,虽然心中也有些许不愿意,但想要拒绝的念头涌上来,心中又会掀起一股罪恶感,总感觉自己如果不答应别人的要求,自己就成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人。
不会拒绝的老好人,一边愚蠢的付出着,一边又备受内心的煎熬,因为很多时候往往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费力不讨好。而与之并存的是——孩子过得并不快乐,甚至非常憎恶这样的自己,可因为从小遭遇这样的教育灌输,自己想要改变往往又显得很无力。对此,曦曦妈希望各位家长在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时候,别刻意把孩子培养成为老好人,教会孩子善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教会孩子学会拒绝。
(1)“斗米恩,升米仇”的概念,爸妈首先要心知肚明。
闺蜜是他们家族里同辈中最大的孩子,从小她就被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以及亲朋好友灌输“大让小”,以及“毫无怨言帮助别人”的思想。这使得她成为了一个极其勤劳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丝毫不懂得拒绝的人。
小时候,因为学习成绩好,同一年级的堂姐妹都要抄袭她的作业,她见着别人苦苦的哀求不忍拒绝,可长大后却被堂姐妹纷纷抱怨:“都怪你,当初要不是你拿作业给我抄,我又何至于沦落为一个土农民?”上初中的时候,只要同学叫她帮忙打饭,她就一口答应,哪怕夏天的汤再烫手,哪怕自己总是满头大汗,但她也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
上大学的时候,舍友说:“我们关系那么好,你帮我把衣服洗了吧。”于是她爽快地答应了,这一洗就是四年!有一天她感冒了不想动,却被舍友质问:“你为什么今天不给我洗衣服?自私鬼!”毕业后,她表姐的孩子上初中了,一次又一次让她加班给孩子做演讲的PPT,一次又一次让她放下手中的工作给孩子把作文编辑成为电子文档,如果她有事回复慢了一点,还会被指责:“你变了,我喊你做的事情,你都不上心了。”
闺蜜说,她非常厌恶这样的自己,她也想改变自己,可是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哪里是说改就能改的。在旁人看来,随口的拒绝,在她那里却要花几天时间来鼓足这股劲儿。
教会孩子善良和大度,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切不可把孩子培养成为不懂拒绝的懦夫!因为不懂拒绝的孩子,总是会面临“斗米恩,升米仇”的痛苦,折磨得孩子没有快乐。
(2)告诉孩子,骨子里应该有善良和大度,但都是建立在底线之上的。
为什么人们总是说“人善被人欺”?因为有些人并不会感激你的善良和大度,反而会在此做文章,让你总是成为被欺负、被压榨的那个人。
大学室友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女孩儿,她是家中的老大,底下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他的父辈只有她爸爸一个男孩儿,其余三个皆为姑姑。按照我国百姓爱幺儿的说法,她的爷爷奶奶应该非常爱他的爸爸才对,但在他们家却是一个例外。三个姑姑一台戏,成天挑唆她的爷爷奶奶和她的父母做对。一会儿三个姑姑陆续打来电话,向她控诉她父母的各种毛病;一会儿爷爷奶奶又在电话那头要死要活的逼她去教育自己的父母。
三个姑姑和爷爷奶奶认为她性格文静、脾气好,所以好说话,芝麻大小的事情就无限放大,每次不仅欺负了她的父母,还打着为了她们家好的名义来控诉她父母的各种“罪证”。大学四年,但凡她食不下咽、头晕脑胀、胸口发闷的时候,我们都深知她的姑姑和爷爷奶奶又开始作妖了。
我偶尔还会怂恿她两句:“你为什么不跟她怼呀?坏事都让她们做了,还到你这里来卖乖,还要让你觉得你的父母十恶不赦才罢休。”每一次,她都只是泪流满面,却不曾有一句反抗。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善良、大度是美德,我们人人都应该有。但是,如果没有底线的忍让和善良,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只会让人觉得你很无能。很多人,就是欺软怕硬,你越是善良的退让,他越是步步紧逼;但如果你肯勇敢一点,学会拒绝,学会反抗,别人便不敢轻举妄动。
(3)偶尔吃亏是福,但一直逼着自己吃亏就会是祸。
“吃亏是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俗语,往往也被无数父母奉为至理名言。
瑶瑶和欢欢是同桌,也是室友,两人经常形影不离。瑶瑶是一个性格大大咧咧,凡是喜欢占小便宜的孩子,而欢欢则是一个内向,大度的女孩。
刚开始,瑶瑶会假装肚子痛,或者撒娇卖弄,让欢欢帮她打开水。后来她每天晚上都故技重施,让欢欢没有办法拒绝,于是欢欢成了她专业打水的小二。刚开始,瑶瑶会以自己心情不好为由,让欢欢帮忙做作业,不会拒绝的欢欢在台灯下加班加点的完成了,后来一有芝麻大点的事情,瑶瑶就让欢欢充当自己完成作业的机器。当开始,瑶瑶会说自己时间来不及了,让欢欢帮忙折叠被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欢欢一直给瑶瑶折被子……
瑶瑶非但不感激欢欢的帮忙,反而当着全班的面,宣称欢欢就像她的奴隶,什么事情都要给她做。一直的付出和忍让,得不到感恩,反而是嘲笑,这样欢欢逐渐抑郁了,她甚至不想到学校看见同学们那副瞧不起她的面容。
帮助别人应该是快乐的,如果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丝毫不懂拒绝的人,时间长了孩子只会感觉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是一件让自己内心特别窝火、特别憋屈的事儿。作为父母,我们决不能逼着孩子吃亏,一定要让孩子在学会善良和大度的同时,学会拒绝。
————————
教育子女,是一门大学问,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以上观点您认同吗?欢迎说出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