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父母离婚男孩一跃而下:日子很苦,但为了孩子请你再熬一熬

2020-05-27   曦曦妈说教育

原标题:不想父母离婚男孩一跃而下:日子很苦,但为了孩子请你再熬一熬

“我曾认为,爷爷奶奶之间,只有亲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知道了:爷爷不能吃蛋黄,奶奶希望他每早吃两片蛋白;奶奶腰不好,菜买多了拎着很重,爷爷看了心疼;爷爷中午不肯睡午觉,奶奶不乐意;奶奶身高不行,揪爷爷耳朵时,爷爷都会故意弯下腰,嘴上叫着疼;奶奶晚上爱开空调,爷爷怕她受冻感冒……两个人,因着各自的体贴,吵了一辈子。”

这段话出自杭州一个名叫滕霏的初三女生写的一篇命题作文——《原来我们不懂爱》。小小年纪把爱看得如此透彻,着实让人出乎意料,因为连许多步入婚姻的成年人都未能参透。

昨天一则“河南12岁男孩12层楼顶纵身一跃身亡,目击者:他想给离婚父母施压”的新闻出现在我的今日头条页面中,让我倍感痛心。看完这个视频,脑海里又想起前些天那个在民政局门口,一手拽妈妈一手拽爸爸,求着他们别离婚而不断嘶吼的男孩。

是呀,动不动就把离婚挂在嘴边,好像真的成了一种潮流。同样作为父母,曦曦妈希望各位在面对家庭矛盾的时候可以多思考以下几点——

(1)不要活得太过自我,请把陪伴孩子成长当作自己的责任。

朋友的老婆已经离家出走三个月了,她撇下年仅5岁的儿子和年仅4岁的女儿置之不理。同样作为一个母亲,我一丁点都理解不了她为何如此狠心。朋友时而给我们打来电话,痛诉迷茫的人生,而另一边我却看着她老婆今天和别人吃小龙虾的照片,明天和一群人烤烧烤的朋友圈。

据说,她的离家出走是因为嫌弃朋友不会挣钱,的确月薪六千就算是在小县城抚养两个孩子,维持家庭一切开销着实是捉襟见肘。真想当面问问当她在责备对方能力不强的时候,可否想想自己?

朋友在外做木工,她却借着全职带娃的名义,每晚厮混于酒吧,白天把孩子送去学校,晚上把孩子扔给婆婆妈,和一群跟着自己父亲同样年纪的男人常年厮混在一起,还美其名曰“他们是我认的哥哥”。喝得烂醉如泥的回数不计其数,夜不归宿的日子更是不胜枚举……

挑剔别人的错误,总是比反思自己的行为来得更顺手,生活中这样的人真的还不止一个两个。每个人心中都可以住着小浪漫,但为人父母之后,我们就得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

(2)一定要学会忍让和退步,别把自己想得太过完美。

最近这段时间,我突然迷上了傅首尔的辩论,因为总能直击人心、戳中要害。在网友盘点的傅首尔金句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婚姻不一定能够给你带来甜蜜,但一定能够教会你吵架。”

我的妈妈是一个特别强势的女人,家里大事小事她都喜欢自己说了算,如果爸爸敢有一点点反抗的意思,她就火冒三丈好似要吃人一般。这些年爸爸一直忍忍忍,因为他知道妈妈其实也是为了这个家好,不过就是脾气不太行而已。

他们打了嘴巴仗之后,妈妈总是一吐为快把爸爸骂完之后自己心情就舒畅了,而爸爸呢只能委屈地给我电话求安慰。上次带女儿回家看望他们两人,依然是随时随地都在拌嘴,就连洗个脚两个人也要在脚盆里面你踩我我踩你。哪怕他们天天吵,天天拌嘴,但从未提过离婚二字。反过来,我并不认为他们过得不幸福,在我眼里他们的一切小打小闹都是打情骂俏。

如果两个人都不会忍让,那么势必会给孩子营造一个紧张的家庭氛围。孩子会认为父母天天把离婚挂在嘴边,说不定哪天就真离了,这种情况下孩子是极其没有安全感的。不要把自己想得太过完美,也不要把对方践踏得一无是处,争吵在所难免但请不要上纲上线。

(3)你对离异之后的美好生活无限向往,但孩子俯身看到的却是被抛弃的深渊。

当两个因为各种小事闹离婚的时候,都会牵涉到孩子的抚养问题。对于孩子的归属、抚养费等问题,父母双方就像谈生意一样,一个人认为能多争取点就多争取点,一个人认为能少拿点就少拿点。有的甚至把孩子当作皮球,你也不想要,我也不想要。试问,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理阴影得有多大呀?

离婚后再婚过得很幸福的人的确有一些,但大部分其实都是在众人面前伪装自己过得很开心,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找了一个连原配都不如的人。

后爸、后妈不是那么好当的,现在的孩子就连自己的亲生父母很多时候都管教不了,更别说你一个外人了。你要是对别人的孩子稍微一点点不好了,不仅别人的孩子会记恨一辈子,在整个家庭你也难以有发言权。

看看那些被后爸、后妈残忍虐待的孩子,你难道就能保证你的孩子绝对不会遇上这样的恶人吗?或许你认为离异之后有一大片美好时光等着你,所以你坚定不移的要离婚,但你听过孩子的声音了吗?孩子想你们离婚吗?孩子想被抛弃吗?你的确对离异之后的美好生活无限向往,但与此同时孩子俯身看到的却是被抛弃的深渊。

————————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真心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原生家庭里健康快乐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