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13岁女孩从15楼坠亡,邻居:她是班长,疑没考好被批评

2019-11-17   成都名校

14日晚六点半,很多人都正与家人吃着香喷喷的晚饭,但四川省隆昌市西湖国际小区内,却有人从15楼跳了下来,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死亡。

13岁,花骨朵般的生命,却如此决绝的选择了过早的凋谢,实在叫人痛惜!

据了解,死者刘某某,现年13岁,是隆昌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她的同学告诉记者,刘某某是副班长,初一年级时候成绩不错,进入初二年级以后,成绩有所下降。大概是晚自习的时候,刘某某请假回家,不想却发生了这件事。

事发地正是刘某某的住家所在地,据她的同学称,事发时就她一人在家,是邻居发现后报的警。刘某某的同学分析称,刘某某跳楼自杀可能与父母对其期望很高,一直想让她进入快班有关。

死者的母亲杨某曾在家长微信群表示,本学期语文、数学老师都换了,孩子属于慢热型,成绩下滑了很多,心里有负担,加之她的指责,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一个13岁的孩子究竟是受了多大的委屈,竟然敢从十五楼跳下来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成绩下滑吗?难道分数真得比生命还重要吗?付出生命的代价是否太过沉重了呢?

有一点可以看到,孩子的成绩下滑与本期换老师,不能很快适应新老师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系。

再加之孩子所在的班是普通班,父母对小刘的期望很高。

按理说父母急切希望孩子能够分配到快班里,但是要想分配到快班里,必须要在期中考试考出好成绩才行。

所以这次期中考试就好比高考,小刘乃至父母都把希望都押注在期中考试卷上,一旦失利就毫无希望可言。

期中考试失利,只能代表你这一次或者这一段时间失败而已,并不意味着你整个人生就没有希望了。然而小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父母也没有给她树立正确的“高考观”。

难道考试就是她们的一切,远远超过于生命?一个人对生命缺乏敬畏感,再优秀也是徒劳。

最近各地发生多起学生因学习压力而跳楼事件,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是哪里出了问题,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重演。

朋友跟我讲过他和他儿子的一段故事:

一次我去接他放学,老师楞是没放人,拉住我做了半天的思想工作。

老师说,你这孩子老爱说话,专注力不行。

老师说,你看你家孩子今天又跟同学打架了。

我说,好的老师,让您费心了,我回去好好教育他。

回去的路上,儿子偷偷拿眼睛瞄我。

我问:有事吗?

儿子说:你不打算教育我吗?

我答:你在学校的行为,自己负责就好了。我相信你能做到的,对吗?

他点了点头,然后吐了一口气,笑开了。

我真的不担心吗?我是假装不担心罢了。学了那么多心理学知识,我终究也不过是个普通的父亲。然而,我忍住了去横加干预,只是做我能做的,带他阅读,陪他游戏。

过了很长时间。有一回,一位家长迎面走过来,冲我儿子说,哟,学霸。我忽然意识到,我的小家伙不知不觉中就开窍了。就像一粒种子,它某一天就睡醒了,于是自己跟自己说一声:好了,我可以长大了。

可惜很多父母太过于强调孩子的“好”,又太过于排斥孩子的“坏”。

当父母失去客观立场,着急忙慌地去“管教”孩子的时候,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好,只感觉到父母的焦虑。

长此以往,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真正乐趣,反而一提起学习,体验就都是“头大”。

也许我们最该做的,就是放下“好”“坏”的评判,为孩子做下面这些事:

1

给孩子做决定的自由

包括要给孩子多一些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力,当然还包括要给孩子他自己的时间,哪怕他只是发呆,睡懒觉,玩游戏。这个时间里,要让孩子自己说了算。

一个被父母填得满满的孩子,要么他们乖乖地照父母说的做,完全地出让掉自己的领地,压抑掉自己的所有需要;要么就变得依赖,懒散,给足够的机会让父母去操心。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不是父母真正想要的。

须知,一个懂得管理自己的孩子,一定首先是个拥有自由的孩子。孩子唯有先获得自由,才有学会自觉的机会,也才真正有力量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2

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多样化的成长通道

比如,孩子体能好,可以充分地给孩子提供运动的机会,而不必强调孩子必须要在家里好好看书。

比如孩子唱歌好、跳舞好,武术耍得好,甚至游戏玩儿得好,这些都该成为孩子一个值得骄傲的资本,和他值得自信的东西。

这样,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境,或者某些原因成绩下滑,他们总不至于整个的自信和自尊,完全崩溃掉。

3

接纳孩子的平凡和失败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注定此生是平凡的,也注定会遭遇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以及失败。我们的孩子当然也有平凡和失败的权利。这是父母们最需要面对的一个事实。

父母当然可以向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但是当孩子失败的时候,请不要劈头盖脸一顿批,或者一下子焦虑了。

比如,面对一个考砸了的孩子,你可以温柔而坚定地说:“比上次考得至少有进步呢。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比这一次考得更好。”

如此的温暖,就像是给孩子吃了一颗定心丸。它会让孩子知道,失败的时候父母的爱也是在的,顺境、逆境都不是要命的事。将来孩子遇到挫败,就不至于走入狭窄的绝境。

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地成长,比什么都重要。愿我们都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本文综合整理自红星新闻,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