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犹太人学做生意:人赚钱,不如钱赚钱!两个故事,激活投资思维

2019-11-14   赚钱做生意

犹太商人中,有很多是从事金融投资生意的,在他们看来,人赚钱不如钱赚钱,而投资就是钱赚钱的最好手段。在具体经营过程中,犹太商人不赞成存款在银行,认为钱应该用活,应该运转起来,要敢于投资,用一句犹太俗语来说,就是“有钱不置半年闲“。以下分享两个犹太故事,激活你的投资思维。

故事一

一个大财主要出远门,临走之前,他将财产托付给三位仆人保管与运用。财主把钱分成8份,第一位仆人得到5份,第二位仆人占2份,第三个仆人只有1份。犹太财主告诉他们,要好好珍惜并妥善管理自己的财富,他这次出门需要一年时间,回来后会考核他们的表现。

三位仆人分别是这样管理财产的:第一位仆人拿到这笔钱后进行了各种投资;第二位仆人则买下原料,制造商品出售;第三位仆人为了安全起见,将他的钱埋在树下。1年后,财主召回三位仆人检查成果。第一位及第二位仆人所管理的财富皆增加了1倍,财主甚感欣慰。只有第三位仆人的金钱丝毫没有增加,他向主人解释说:“害怕运用失当而遭到损失,所以将钱存在安全的地方,今天将它原封不动奉还。”

犹太财主听了大怒,并说道:“你这蠢货,竟不好好利用你的财富。”

投资思维:在犹太人看来,钱如果放在银行里面睡大觉,只赚取利息,那就会让人养成一种依赖性,进而失去冒险奋斗的精神,不如活用这些钱,将其拿出来投资更具利益的项目,靠钱赚钱,让钱像羊群一样,不断地繁殖和增多。

故事二

犹太人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17岁时到美国谋生。开始时,他在美国军队服役,退伍后开始探索创业路子。经过反复观察和考虑后,他决定从报业着手。

为了积累资本,也为了从实践中摸索经验,普利策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社,向该老板求一份记者工作。开始老板对他不屑一顾,拒绝了他的请求。但经过普利策反复自我介绍和请求,老板勉强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普利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忍耐老板的剥削,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勤于采访,认真学习和了解报馆的各环节工作,晚问不断地学习写作及法律知识。他写的文章和报道不但生动、真实,而且法律性强,吸引了广大读者。面对普利策创造的巨大利润,老板高兴地吸收他为正式工,第二年还提升他为编辑。普利策也开始有点积蓄。

通过几年的打工,普利策对报社的运营情况了如指掌。于是他用自己仅有的积蓄买下一间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

普利策自办报纸后,资本严重不足,但他很快就渡过了难关。19世纪末,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很多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不惜投入巨资搞宣传广告。普利策盯着这个焦点,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以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加强广告部,承接多种多样的广告。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也越多,他的资金进入钱赚钱良性循环,没过几年,他就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

投资思维:普利策初时分文没有,靠打工挣的半薪,然后以节衣缩食省下极有限的钱,一刻不闲置地使其滚动起来,发挥更大作用,是一位靠钱赚钱而成功的典型,也是犹太人“有钱不置半年闲”的投资思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