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韩国京畿道城南市,在一栋漂亮的小别墅里,一位年仅25岁的女孩上吊自杀了。
她叫崔雪莉,是一位韩国女明星。
在她死后,我在新闻上读到这样一句冷冰冰的话:“据悉,崔雪莉生前患有严重抑郁症。”
她不止一次对外求助:
“为什么要因为我被骂呢?都是很善良又可爱的朋友,感觉有很多人唯独对我戴着有色眼镜,也请更加了解我一些,观众朋友也请疼爱我一些吧!记者们请疼爱我一些吧!”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韩国SHINee成员金钟铉,在家中烧炭自杀;28岁的中国歌手乔任梁,也选择了自杀。
2003年,影星张国荣跳楼自杀;1989年,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1962年,影星玛丽莲·梦露服用安眠药自杀。
这些自杀的背后,都有那个共同的原因:抑郁症。
这些逝去的生命仿佛在告诉我们:
抑郁症既不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不开心”,也不是没事找事的“脆弱”和“矫情”,更不是离我们很远的一种罕见病症;
它就像感冒一样属于常态,但如果你不加以疏导,调整,它就会变成非常态,成为一种症状。
而哪怕是轻度的抑郁倾向,也可能逐渐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自杀或自伤的强烈念头或倾向时,通常在中度或重度了,这时你需要非常警惕。
那抑郁症从何而来呢?
英国人约翰·哈里(Johann Hari),患病20多年后,前后花了3年的时间,跑遍了全世界,进行了200多次采访,最后把自己采访得来的成果写成了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Lost Connections”,翻译成中文就是《失去的联系》。
作者认为,生活中本来就有一些东西,可以让我们避免抑郁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失去了和这些东西的联系,于是我们才出现了抑郁。
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评价说:“这本书对困扰美国社会的抑郁现象,做出了深刻的分析。”
我们到底跟哪些东西失去了联系呢?作者一共列出了9种东西。它们分别是:
1.工作的意义
2.与他人的联系
3.正确的价值观
4.美好童年
5.地位尊严
6.对未来的期待
7.大自然
8.基因
9.大脑
这9种东西到底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呢?接下来我们挨个儿说明一下。
第一种:失去了工作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在公务员体系里,级别越高的人承受的压力越大,越容易生病,更容易抑郁。
但是迈克尔·马尔莫特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他发现,最低级别的公务员患心脏病的几率是最高级别公务员的4倍。而随着一个人职位的上升,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却会逐步下降。
比如说,两个人有同样的工资水平和同样的地位,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工作,但那个对自己的工作控制程度较低的人,就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甚至抑郁。
这个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工作的内容本身其实并不重要,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也不会让我们更抑郁,关键是我们要能控制自己的工作,这样你才会觉得工作有意义。
如果你每天都要忍受单调、无聊,自己又没法控制自己的工作,这就会造成“现实感丧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真实,这就会让我们抑郁、绝望,而且会毁灭我们的身体。
第二种失去的东西:与他人的联系。
失去跟他人的联系,说白了就是“孤独”。孤独并不是抑郁的结果,而是抑郁的原因。
简单地说,你越缺少社交,你就会越抑郁,抑郁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抑郁症。
第三种失去的东西:正确的价值观。
人们越是看重物质,越是为了物质目标而奋斗,越容易焦虑和抑郁。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拿画画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画画的时候觉得开心,想要去画画,这叫做“内在目标”;
如果你想要成为有名的画家,画画卖钱,这叫“外在目标”。
当你追求内在目标的时候,你就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也就是一种“忘我”的状态。这个时候,你连自己都忘了,更不会在乎别人对你怎么看,这时候你就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相反,如果你追求外在目标,不断地关注能拥有多少物质,你就会特别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一旦你开始在意别人怎么看你,就会让自己产生压力,导致焦虑,长此以往就会抑郁。
第四种东西:美好的童年。
小时候经历的每一种创伤经历,成年后都会让人更容易变抑郁。
第五种失去的东西:地位和尊重。
抑郁症其实是人类对自己在群体里地位的一种反应。
在美国这种高度不平等的社会中,人们会有更多的精神痛苦;而在挪威这样高度平等的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痛苦就很少。
换句话说,社会越不平等,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各种精神疾病就越普遍。这就是因为在一个高度不平等的社会里,每个人的地位都是“朝不保夕”的。
人们失去的第七种东西:大自然。
哪怕同样是穷人,哪怕同样住在贫民区,只要你住的地方有绿地,有花草树木,那你承受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也更不容易得抑郁症。
第八种和第九种影响因素:基因和大脑。
有个别抑郁症患者之所以抑郁,的确是基因和大脑的一些部位出现了问题,但是对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抑郁症只有少数一部分是遗传的,而且就算是遗传的,后天也可以改变。
对抑郁症来说,通过药物刺激内分泌系统,让体内分泌出让人愉悦,安定的感觉,缓解低落情绪。
要去面对,去转化,去改善你的生活情境。因为人的每种状态,既是生理状态,又是心理状态。
肉体反映着精神,精神同时映照着身体。
正如世界著名的精神科医生丹尼什博士所说,人在本质是一种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现实存在,它具有三种能力,认知能力,爱的能力和意志力。
所以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放弃自己的熟悉的模式,和价值认同的东西。
要去接纳新的东西,做些调整,在自已的抑郁情绪来到时不要逃避。
而且去感受它,去停下来,去找到生命的意义,去看到自己的局限性,去拓展自己。
抑郁症并不可怕。
你要相信,只要你愿意,你的世界一定会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