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青山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倩:初创品牌易犯的几大错误

2019-08-25   老板悄悄话

今天分享李倩(前青山资本董事总经理)对创业品牌容易犯的几个错误的思考,以下是李倩的观点。

初创品牌易犯的几个错误

1、初创公司市场和初创公司品牌的混淆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展并不依赖于品牌。过去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中国人口基数太大,当时根本不需要做品牌,只要把东西生产出来就足够赚钱了。只要脑子不笨,勤奋都能赚到钱。所以过去吃的是薄利多销的人口红利,大家都没有品牌的意识。

而未来的10年,身边讲品牌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未来10年,商业环境在发生巨大变化,就是走向品牌化,要求大家把5毛钱生产出来的东西,通过品牌塑造想办法变成100块钱的东西卖出去。品牌的作用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在反复购买过程中认可这个品牌。我们要从商业的本质去理解,当你意识到品牌能够给你的产品带来溢价的时候,你就一定要做它,你不做,别人也会做。

2、初创公司品牌和成熟品牌的混淆

上次有个朋友问我,他们是一家创业公司,想做“善因”营销。每买一件产品,就捐助一毛钱出去给贫困地区的儿童。朋友问我的意见,我说我觉得不怎么样。因为一家创业公司在做成熟品牌该做的事情。上来就跟着成熟品牌学,学成熟品牌,不是初创企业这个阶段该学的东西。

一个初创的公司要做“善因”营销,要做捐助,首先别人得知道你是谁,因为捐助是要基于一个大的基数的。类似农夫山泉,每瓶水捐出一分钱给贫困地区的母亲水窖,这是建立在销售量非常大的基数上的。我觉得“善因”营销是在一个成熟的品牌的基础上做的事情,可以增加企业美誉度。

作为初创公司,别人连你是谁都不知道,去做“善因”营销的计划,实际上就是资源的浪费和整个商业效率的浪费。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让人家知道你!

品牌成长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现;

第二个阶段:认识;

第三个阶段:记住;

第四个阶段:喜欢;

第五个阶段:忘不了。

对于一个成熟的品牌或者大品牌而言,需要做的以后两个阶段为主。对于初创的品牌而言,被发现、被认识、被记住,前三个阶段的事情多一些。所以创品牌,不要去效仿大的品牌正在做的那些动作。要清楚,初创企业品牌塑造和大品牌的阶段并不一致。

3、文案、创意、PR和公司的品牌混淆

文案、创意,包括引爆、PR,这些都只是实施的手段。营销跟品牌的关系概括来说,营销的目的除了卖出产品,另一个目的是打出品牌,所以品牌是一个非常宽的概念。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大家可能认为谈品牌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打造。营销和市场是以销售为驱动的,是对结果负责。事实上,真正的品牌概念是一定不会对销售结果负责的,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一家企业,只要市场做得好,营销做得好,只要整个过程都做得很好,那么品牌就会好。

在整个市场中,衡量公司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品牌资产。大家之所以觉得宝马汽车比比亚迪汽车好,不是因为它的推广做得多,而是因为我刚提到的那些项目加在一起得分高。得分高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就是一个更好的、更高端的、更著名的品牌。


文 | 李倩

版权声明 | 本文整编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