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VS特教:你有100个放弃的念头之后,却只有一个坚持的理由

2020-04-27   羿云天说

经常有家长和想要转行当特教老师的求职者咨询,“特殊教育到底有没有前途?”“当一名特教老师能挣大钱吗?”“怎样才能做一名自闭症儿童的特教老师?”

面对这些问题,似乎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却又觉得一言难尽。

知乎上有一个相关的问题:特殊教育到底有没有前途?

问题引发了很多特教行业老师、网友及星儿家长和匿名用户的讨论。赞成者觉得是一份未来可期前途光明的职业,反对者觉得出力不讨好,付出更多的劳动,换来的却是微薄的收入,还有一些在特教门前徘徊的想来加入的新人,一边充满期待一边又在各种传闻中望而却步。

当然,从宏观方面来说,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职业自古就受到众人的敬仰和器重,称一声“先生”仿佛就高人一等。

于是,就有很多怀揣理想的仁人志士投奔到教育的大军中,不求大富大贵,虽然不乏清贫者,但是依然因为一份理想而坚守岗位,甚至不求回报,只问耕耘,无私奉献。

在回答知乎的提问中,有几个比较典型的回复和观点交错摘录如下:

小丫丫:我是特殊教育专业,今年大四,在实习,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特殊孩子的教育,前景会比较好。但是要考虑清楚你要不要从事特殊教育,特殊孩子每个都不一样,想要教好特殊孩子,真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不过看到他们进步,自己也会很开心。

美国丫丫爸:很有前途。但是,必须要有对特教的激情,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有助人助己的心理,有一颗伟大的心脏。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份职业,有个收入,那么不太适合于做特教。

zjww58:特殊教育的老师是以人为本,燃烧自己去教育残障儿童。这个专业需要很优秀的人去热爱。虽然残障儿童说不出口,但是他们和他们家长能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也有一部分星儿家长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走丢的小黑”表示:作为一个特殊孩子的家长,只能告诉你,对我们这样的家庭而言,很重要。

当然,也有从事特教行业的人士表达了自己的无奈。

Silence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前途,做了母亲的我,认为这个词是最不适合用在特教这个行业的词!工作中看到太多悲凉,太多绝望的眼神,太多强咬着牙坚持的心酸!我经常会想如果我是某某家长我会怎么办,但我毕竟不是,所以其中的心酸、艰难、绝望,我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到,所以我其实期望这个行业没有前途!但客观的说,不说智力落后等,就目前孤独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专业的行为干预的需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重视,特殊教育从业者获得的学习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

无论支持还是犹豫,对于这些孩子,以及选择加入特教行业,真的需要温柔的坚持!

再回到开篇的提问,还有一个引申的命题:“什么叫前途?”“你对前途的定义是什么?”

美国范德堡大学特殊教育硕士Carrie BCBA留言:

啥叫前途?领域科研突破?提高星宝能力?还是单纯赚钱?一句废(zhen)话(li):打铁还需自身硬。

网友“雀子”也回复:得看你对前途的定义是什么了。从就业薪资的方面来谈,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去了学校的话,工资会比同级教师工资多一笔特殊教育津贴。具体多少得看不同城市的教师待遇如何。在深圳编制老师是月薪1w起,非编制是9660。在康复机构或者残联的话工资不定,应该至少是6000往上。

从专业发展来看,特殊教育越来越被国家重视,政策也越来越向特殊教育倾斜,这条路会越走越宽。从大众认识上,以前别人一提起特殊教育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太好的职业,觉得学生智力不行老师的智力应该也不怎么样,但是现在特殊孩子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特殊老师也在逐步被认可,受到相应的尊重。

总的来说,看你的理想追求和你的实际情况。不能指着当老师发家致富,也不能别人认为这个职业不好做就是没前途。

的确,谈到前途,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但是当面对特殊教育行业,尤其是面对自闭症等特需儿童来说,谈前途和回报,似乎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港剧《盲侠大律师》中有一个经典对白。

“瞎子也能当律师?”

“当律师不是靠眼睛,是靠头脑。”

试着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接受他们的日常行为,同理心很重要。

如果他们有缺陷要人帮,而没有人帮他们的时候他们怎么办?

钱和公益不能并存,只能选一个。

《盲侠大律师》第二季第一集提出了一个观点值得思考——

享受权利不分区别,人人都享受人权法案所确认之权利。无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或其他主张,民族本源或社会阶级、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等。

网友的一句总结特别点题:

前途本身没有标准答案,其本质是你对自我价值实现所期待和追求的外部表现。金钱,名望,社会地位,内心的安宁,这都是前途的不同表现,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但工作确有高低之分,区别在于你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投入多少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自己的能力。投入越多,产出越少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不符合自然规律。至于特教这个行业,很显然包含了很多除却名和利以外的社会责任感的因素,如果那些你觉得很重要,那对你就是有前途的,如果你对那些不屑一顾,那确实就没什么前途。没人可以道德绑架另外一个人,选择需要自己去做。

这种选择有时候是无奈的,有时候却是自愿的。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有一名自闭症儿童的家人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我该为了自闭症弟弟选特殊教育专业吗?”

他说,文科一本压线考生,对经济法律类专业都没有太多兴趣,对特殊教育其实也不是很了解,但之前去过本市的残疾机构,里面的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感觉不是很专业,我想学一个专业性较强,以后不容易被替代的专业,特殊教育符合这个要求吗?

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对弟弟的教育不能投入太多资金,如果我选择特殊教育会不会对弟弟未来生活有所帮助?对我未来发展呢?

还有很多星爸星妈放弃了本来待遇和前景不错的工作,为了自闭症孩子努力学习专业康复技能,自己带孩子进行训练,也同样取得了巨大进步,并且最终创办了自闭儿康复机构,帮助更多的自闭症家庭。

你能说他们的转变没有前途吗?他们的付出没有价值吗?

当你确定方向和前途后,接下来就要问自己另一个问题:

学特殊教育专业需要怎样的决心与勇气?

首先, 对于自闭儿康复机构来说,普遍存在的尴尬现状也有很多,特教老师没有正式编制、待遇不高、因为自身能力和机构变动导致的工作不稳定和人员流动性较大、机构也是鱼龙混杂,而且特教需要专业性,在工作中持续学习。

也有很多人对特教,尤其是自闭症特教存在一定的误会和以偏概全的定论。也有一些特教毕业生总想入编求得稳定,但是在稳定了多年之后,又因为一直稳定的穷着而不断思变,但是穷则思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毕业后再学习考证考公务员,等等。

所以,不要抱着先天的误解去判断一个你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的职业和行业,尤其是自闭症特殊教育行业。

至于需要怎样的决心和勇气。从特教到普教,从环卫工到企业总裁,哪一个工作和行业不需要付出体力和脑力呢?谁的工作又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呢?

那些总是畏首畏尾,还没有开始就因为自己假设的各种障碍和困难而选择放弃,甚至一度想走捷径的人来说,你真的不适合特教。

一位从事三年多特教行业的老师的故事,或许能够给想要加入特教行业的准老师一个启迪和参考。

首先,我需要告诉你的是,特殊教育专业没有想象中那么令人生畏,每一个专业都差不多,随便挑选一个专业,在了解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几乎每一个专业要想出师都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

其次,我作为一名从教快三年的特殊教育学校一线教师(聋哑学生老师),想用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为你简单介绍一下我理解中的特殊教育。

因为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多了两个字“特殊”,所以人们往往对此心生恐惧。其实,特教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我们熟知普通教育的情况,难道普通教育老师就会比特殊教育老师更轻松?不见得。

如果你有一颗责任心,在教学的过程中你会面临很多困难与艰辛,工作量会很大,但也能收获很多。相反,如果你没有责任心,敷衍了事的工作,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压力,随便应付一下,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学生,普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个的健全儿童,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则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的特殊儿童,这些孩子可能听力有问题、视力有问题,智力有问题……因为学生的特殊,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说到底,就是改变老师、学校的教学思路,去适应这些特殊儿童罢了。

老师面对特殊儿童,就像是医生面对疑难杂症。我们现在的确没有更有效的方法去让这些孩子恢复正常,我们的教学努力也的确在大多数时间很难看到成效。但,正因为这样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才显得与众不同。

如果你用心去与这些学生相处,你就会发现,这些学生也许更懂礼貌,也许更懂感恩,也许更加自卑孤独,也许更加偏执极端……

不管怎么说,面对特殊儿童时所遇到的问题,永远都比面对普通学生时遇到的问题小。原因很简单,特殊儿童大抵单纯。普通学校的学生在成长的路上,会接触很多,心思难免更多。有一句话说:“人心可怖。”如果在普通学校执教,遇到想和你耍心眼的学生或者学生家长,你会特别崩溃,面对他们,你无法反击,他们却可以肆意的伤害你。特殊儿童中有问题的学生也不少,但是他们相对而言更加单纯,即使和你对着干,也很单纯。

比如说,有学生讨厌你,只会在你的面前表现出来,不配合你上课,或者破坏课堂纪律。他们完全不会在背地里给老师使坏。就这么简单。不管学习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都不容易,都会面临很多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是我们离开学校后必须要去面对的,你无法逃避。同时,你应该心怀感激。因为,特殊教育还算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方净土。

而很多特教专业老师总结和认可的特教人要有三心:爱心,耐心,恒心。也是建立在专业技能基础上所不可或缺的。

特教之路漫漫,如果选择,从“三心””出发,听从你内心的声音最能给你答案。


羿云天,郑州市作协会员,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自闭症疗育师,自媒体主编。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专注婚姻家庭、时事热点、影视评论原创作者。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众号:蜗牛世界观(ID:wnsjg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