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到了12月,又是一年中食物最匮乏的季节了。尤其北方的小伙伴,似乎只能与苹果、香蕉、橘子等常规水果为伴。本期博物课堂,我们就跟各位讲讲那些美味果子,一解大家吃不到的苦楚。
糖葫芦的真身
对北方人来说,糖葫芦可是冬季必吃美食之一。我们都以为吃的是山楂,可偶尔听别人说,做糖葫芦用的是山里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人小孩都爱吃糖葫芦
来源:big5.huaxia.com
原来,山里红是山楂的变种,果子更大些,制作糖葫芦用得最多的是山里红,真正的山楂果子小些,反而不容易吃到。而且,山楂口感也不好,嚼起来渣子好多,叫“山渣”更合适吧。
真正的山楂
拍摄:Yongxinge
没毛的猕猴桃
猕猴桃我们不陌生,它们其实原产中国,只不过在新西兰发了家。很多人可能都觉得猕猴桃是长在树上的,其实,猕猴桃是藤本植物。到了猕猴桃果园,你会发现它们全搭在架子上,跟葡萄很像。
常见的猕猴桃浑身长毛
拍摄:Wolfgang Stuppy
我国有50多种野生猕猴桃,既有我们熟悉的浑身带毛的棕色种类,还有表面光滑根本没毛的种类,比如“软枣猕猴桃”。
这几年,很多网店也开始售卖这种骨骼清奇的猕猴桃,味道还不错。但要注意,它们的保鲜期有限,软了就得赶紧吃。
软枣猕猴桃
来源:www.missouribotanicalgarden.org
能当救军粮的火棘
前面讲的山楂或山里红,在长江以北比较常见,下面讲的火棘,则在长江以南更常见。火棘外表也是红彤彤的,只不过比山楂小了些。果实整体也偏扁,不是椭圆形。
火棘
拍摄:Drew Avery
新鲜的火棘口感略酸,味道还可以。如果再久点,吃起来就有很多渣子,还很干涩,口感大打折扣。不过可以把沙棘磨成粉吃,功效类似粮食,被当作“救军粮”来用。
看到这里,大伙儿是不是开始分泌口水了?别急,还有更多馋人的小果没登场呢!本期博物课堂,我们为大家请来了著名作家崔岱远老师,他很擅长写美食,最近刚刚出版了新书《果儿小典》,讲了很多果子的文化,请他来为我们讲讲这些好吃又好看的果子,感兴趣的朋友不要忘记收听。
《果儿小典》内页
主讲人介绍
崔岱远
作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生阅读联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京味儿食足》《吃货辞典》《果儿小典》《一面一世界》《北京三字经》等作品。
不可错过的果儿
12月15日(周日) 19:30 - 20:30
博物课堂直播间
参与方式
或点击本文结尾“阅读原文”
更多讲座信息,请关注:
【博物课堂】微信号:bowuketang
本期奖品
本次奖品是崔岱远老师新作《果儿小典》!
【安利奖】
使用直播间“我的邀请卡”功能,将讲座分享给感兴趣的小伙伴,分享榜前10名的同学中,有一位将获得奖品(讲座开始前15分钟抽取幸运听众)。
【认真听课奖】
讲座最后,主持人将发布一个与讲座内容有关的问题,请在博物课堂公众号回复答案,第一位答对的同学将获得奖品。
Q
A
直播间服务商需要您的头像和昵称以方便与主讲人互动,请放心授权,授权不会泄露头像和昵称以外的个人信息。
Q
如何才算报名成功?讲座前会有提醒吗?
A
点击进入直播间,看到主持人发的消息,就说明您报名成功了~~ 进入后,点击左上角“直播间”关注博物课堂直播间,即可在讲座开始前15分钟左右收到提醒。
Q
自然圈是什么?为什么关注了直播间还要让我关注它?
A
“自然圈”服务号为博物课堂微信讲座提供技术支持,所有的讲座提醒都将在这个服务号发布,如您想在讲座开始前15分钟收到提醒,就一定要关注;不关注也可以听讲座,需要您自己记住时间和地址,到时直接来听。
Q
错过了讲座怎么办?
A
与微信群讲座不同,直播间的讲座消息是一直保留的,讲座结束后,您可以随时进入直播间收听回放,只是不能和主讲人互动了。
《博物》官方 | 编辑作者亲自开讲 | 每周日晚七点半直播
在哪里可以听到博物课堂在线讲座?
微信公众号 博物课堂每周更新:
(也可在公众号底部菜单查看)
最新讲座预告
在线直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