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父母延续了上代的错误教育,而"学习型父母"会这样科学改正

2020-06-22   鲸鱼奶妈

原标题:多少父母延续了上代的错误教育,而"学习型父母"会这样科学改正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从事孩童教育自媒体专栏笔者这份工作后,我所接触的各种类型的家长和孩子,不说成万也有上千了,而很多时候我所接收到的,关于孩子在教育引导方面的问题,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例都是关于孩子的学习发展问题。

· "我家孩子总是主动学习怎么办?"

· "孩子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

·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 "学习好坏是不是和天赋存在一定关系?"

……

诸如此类的问题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私信或者育儿交流群中。

而在很早之前我就曾发表过许多关于孩子学习教育的文章,针对各种各样的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和引导方向,但是通过总结,我还是准备发表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关于总结家长们在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比较普遍性的错误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总喜欢老生常谈,总是喜欢借鉴和采纳过去的经验来作为行动指标,而要知道,过去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支持与现如今已经是今非昔比,很多方法不仅失去的功效甚至还存在一定的腐朽落后化,不仅不会让孩子得到积极地正面发展,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对孩子的教育造成阻碍。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过程,活到老学到了,即便是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其实也是要不断去进行学习和进步的,在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上都要与时俱进,不要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总结,不要再延续上一代的错误教育,而是应该做一个"学习型父母",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重视早期的教育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在曾经的教育思想中,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孩子的教育都是需要具备很多条件的,一般都是在孩子四五岁才开始学前启蒙教育,而我曾经接触和观察了解过很多智力超群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在婴幼儿时期便接受过良好的持续的早期教育,甚至更超前。

比如在17年前火遍全国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她的成长发展经历就被很多人所了解,在她出生前,其母亲刘卫华便制定了一套早期教育培养计划,立志要利用早期教育引导女儿得到智力方面的开发。

在女儿刘亦婷出生半个月后,便开始接受母亲的早期培养启蒙。

通过训练五官,刺激大脑发育;15天大,开始"输入"词汇;培养艺术细胞;大量输入各种有用的信息;1岁5个月,开始识字和数数;1岁半,开始背唐诗;训练手部肌肉,为早日拿笔做准备;为女儿解说看到的事物,抓住一切时机,进行随时随地的教育……

通过这些训练,刘亦婷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有巨大飞跃。

2岁就对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热情,3岁时,智力已经是万里挑一。

而在3至6岁这一期间,刘卫华更是全面地开发女儿的心智。

在刘亦婷一年级时,继父张欣武就开始培养她学习理科的兴趣和能力。

6岁时,父亲买了一台显微镜,让她看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她还看了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又变成固体的实验……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奇妙的生物变化,让刘亦婷对理科的兴趣也越发浓烈,她更加积极的想要探索理科世界的丰富多彩。

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认为:幼儿的每一分钟都是十分宝贵的。

也是在这样的观念坚持下,刘卫华在女儿不同的年龄成长阶段进行了相对应的培养计划,有了正确的引导和兴趣的培养,刘亦婷在中小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表现得十分优异,最终被哈佛大学录取。

二:教育请贴合孩子自身情况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完全肯定刘亦婷母亲的教育计划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毕竟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特性都是不一致的,都是存在差异的,这也会导致同一个方法就会发生不同的反应结果,所以说到底教育规划的制定还是要贴合孩子自身的情况。

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是应该的,不过在成长发育阶段,家长们如果想要孩子得到更加充分的培养启蒙,就可以参考人类生理发展规律,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规划引导。

在这一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科学依据

在制定教育启蒙规划的时候,家长要重视结合科学依据,比如人体生理发展规律,在0岁~15月龄,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身体能力发展方面主要是大脑建设,大脑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功能网络形成的构建还有就是身体感知能力发展建设,保证其生存能力发展开发、生存技巧掌握、社会环境认知以及社会知识储存等,这两项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除此之外,不同的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家长们都要去进行了解,结合科学知识来进行规划制定。

2.结合实际发展情况

除了重视科学依据外,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要重视孩子自身的发展情况,毕竟发展还是要看人自身的接受能力,有的时候家长即便制定了天衣无缝的计划,如果孩子的能力无法满足要求,还是会导致规划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不过家长们也要稍安勿躁,有的孩子能力发育慢也是正常的的情况,或者孩子并不喜欢家长所进行的安排,所以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互动与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在共同协商下对规划进行合理的修改。使其更具有可行性。

3.坚持兴趣引导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们如果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规划,把孩子当成了帮助自己弥补遗憾的傀儡,这也是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的、即便,就算想要尽可能让孩子按照自身的规划路线进行发展,那么也要先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兴趣的支撑下产生内驱动力,这样才能更具有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成为学习型家长

还有一个错误的教育观点,就是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是专门只针对于孩子的,家长的工作只是监督和引导,还有就是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主要是由学校等专门的教育机构负责,所以一旦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有的家长直接就把过错都归结在学校一方。

这样的想法就是存在片面性错误的,真正的"学习型父母"则是会把孩子的教育引导工作看成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仅在这一过程中,尽到对孩子的学习引导责任,还会将自身与孩子放在同一等位上,一起进行学习进步,这样的家长不仅能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更加与时俱进,还能提升和充实自己,也让孩子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和学习动力。

因为当家长做了一个好的学习示范榜样,良好的成长学习氛围便已经营造而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迸发出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又在家长的引导下得到能力提升方面的满足感,从而更有学习动力。

所以,从现在开始也不迟,家长们要学会做一个学习型家长,帮助孩子的发展的道路上多一份鼓励和支持。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