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写生研究”栏目除了梳理绘画语言的传承、演进的历史脉络与规律,重要的是将“写生”置于当代艺术的大平台进行探讨研究,强调“写生”与社会、人文、时代的关系,以当下的视角来考察“写生”的价值和意义。本栏目编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供大家分享。
1
艺术评论
刘新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
画画似同小技,实则是一个人身心的整体,才华、精神、阅历、人格尽在其中了。丁一林过去选择以柯尔尼留·巴巴为楷模,辅架自己的语言路子,实在是他内心精神与柯尔尼留·巴巴的艺术法度特别来电所产生的一种表现趋向,当下野外写生的丁一林则完全换了一副在色彩中借诗意栖居的情绪,焕然于笔触意味、寄托与色彩情思。丁一林在变,变得越发纯粹,这是肯定的。不论过去在画室搞创作,还是这些年在野外写生,丁一林都把油画语言放到了一个本体法度和专业魅力的范畴来驾驭,而且非常在意技艺的高度和绘画的过程,从中寻找精神之意兴和风格之渐变。对丁一林而言,这条线索是始终贯穿的,这个境界是身心沉浸的。至于有没有现代、当代的标签,在他看来实在是无所谓。
2
作品欣赏
《法尔法修道院》
布面油彩
60cm×70cm
2014
《涠洲岛老教堂》
布面油彩
65cm×80cm
2015
《歙县渔梁古亭》
布面油彩
80cm×80cm
2015
《船殇》
布面油彩
60cm×80cm
2015
《待航》
布面油彩
60cm×80cm
2013
《土城袍哥》
布面油彩
80cm×120cm
2016
《俄罗斯-苏兹达里》
布面油彩
60cm×80cm
2015
《皇石桥-青杠坡战斗遗址》
布面油彩
70cm×100cm
2016
《芭蕉》
布面油彩
70cm×100cm
2013
《白公馆》
布面油彩
70cm×100cm
2013
《白桦林》
布面油彩
80cm×100cm
2015
《山沟沟》
布面油彩
80cm×80cm
2013
《双龙树》
布面油彩
60cm×40cm
2014
《太行人家》
布面油彩
80cm×100cm
2013
《巍巍太行》
布面油彩
80cm×90cm
2013
《小渡无人舟自横》
布面油彩
55cm×63cm
2013
阿尔山写生作品
布面油彩
2018
阿尔山写生作品
布面油彩
2018
阿尔山写生作品
布面油彩
2018
阿尔山写生作品
布面油彩
2018
阿尔山写生作品
布面油彩
2018
阿尔山写生作品
布面油彩
2018
阿尔山写生作品
布面油彩
2018
阿尔山写生作品
布面油彩
2018
阿尔山写生作品
布面油彩
2018
3
自 述
写生于我是一种调剂,一种休息。在艺术写作和行政管理之余,能够走向自然:放松地在自然面前自在写生,是一种身心皆悦的抒发,也由此有机会与当代油画界许多同仁结伴而行,向他们学习在交流中获得对艺术具体的体验。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画出自己满意的东西。如古人云,每一次写生都是“乘兴而至”, 但往往碍于时间的有限,带回来的是许多“半成品” 。有心想找时间改一改,使之“完整” 一些,但实际再也没有改的时间,即便有时间,也没有改的心气,因为用这时间改画不如赶紧再一次出发。因此,写生于我是总在旅途。
从美术史到当代画坛,油画写生的风格和样式是异彰纷呈的,有关写生的体会和见解也是各家有各象的言说。在某种意义上,写生就是一种言说,是用绘画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眼前事物的感受。
但是,困难的是在自己的心灵与事物之间还存在许多遮蔽性的干扰,它们是视觉的,更是观念的。如何使自己的视线能够拂去务种外在的属于他者经验的干扰而直达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反身追问自我,也即米歇尔·福柯所说的“在认识范围内的转向自身” 。
在看上去极为感性的写生过程中,我尚感到无碍表达的艰难,尤其感到真正画出不是象形于事物而是表意于自我的艰难,在这方面,我还仅仅是开始。
4
艺术家简介
丁一林
1953年生于南京,长于北京。1988年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留校任教。1995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2004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常务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工作室主任。2009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END-
我们尊重原创,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投稿邮箱:art57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