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糖炒山楂
“我不要你觉得好,我要我觉得好。都什么年代了?我们没那么多时间陪你‘作’”。近日,康辉在《主播说联播》中借“明学”怒怼美国“霸道总裁”的言论一出,再次引爆舆论。截至目前,该视频在快手上播放量达1663万,抖音上亦有73万的点赞,传播度可见一斑。
感慨从《中餐厅》中脱胎的“明言明语”之火爆的同时,《新闻联播》的“平民化”也吸引了更多关注。事实上,从7月《新闻联播》中频频出现“荒唐得令人喷饭”、“怨妇心态”、“满嘴跑火车”等接地气的网络梗,到8月24日宣告入驻快手和抖音短视频平台,无不在宣告着: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立场、态度和气派”的《新闻联播》,变了!
在这个被政治、文娱产业包裹下的全民舆论一浪高过一浪的暑期档,从台词接地气到入驻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平台,《新闻联播》正以年轻化的新面孔强势进入年轻人的视野,在“41岁”的不惑之年开启“求变之路”。
《新闻联播》的严肃话题、腔调十足,都让偏爱轻松娱乐文化的年轻人对其敬而远之,而互联网世界中长大的眼界开阔、对事物保持自己的看法,甚至让其一度被调侃为“提升幸福感”的存在。这样并不容乐观的“国民度”背后,《新闻联播》却在近日频频在年轻群体中引发热议,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频频登上年轻人聚集的微博平台。
如果说5月31日的“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硬核回应,登上热搜是因为点燃了国人的爱国热情,那近两个月频频成为热搜宠儿,则是因为它的“接地气”和“趣味性”。极具代表性的当属7月25日到27日,《新闻联播》接连以“荒唐得令人喷饭”、“怨妇心态”“满嘴跑火车”、“遮羞布”“裸奔”等极具“网感”的词语形容美国。
连续三天的硬核高能输出,让《新闻联播》多次承包微博热搜。数据显示,其中“荒唐得令人喷饭” 官方视频播放量6012万,话题阅读量达到6.8亿;“央视批美国怨妇心态”官方视频播放量4267万,话题阅读量5.2亿;“新闻联播揭美国遮羞布”官方视频播放量4828万,话题阅读量1.8亿。
超高的话题讨论度之外,在每日经济新闻发起的“这几期新闻联播的评论你看后什么感受”的舆情调查中,50%的观众表示“被圈粉,以后必看”,30%左右的观众力赞“很给力,很接地气”。与此同时,“今天追新闻联播了吗?”也正在成为新的问候语,该微博话题阅读量亦达到5.5亿。
如果说7月底是《新闻联播》的“小试身手”,那么随着香港事件的发酵,《新闻联播》再次让观众看见他的变化。“这些天,从饭圈女孩到帝吧网友再到海外留学生……所有爱国爱港的力量正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呵护香港、力挺香港”,8月18日《新闻联播》如是评论,而这便是后来引发网友热议的“新闻联播cue饭圈女孩和帝吧网友”。
这一呼吁也得到了网友的力挺,继饭圈女孩将“我们都有一个爱豆名字叫阿中”“守护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刷上热搜,帝吧网友也发出了“出征檄文”,力挺香港警察,护我中华。数据显示,“新闻联播cue饭圈女孩和帝吧”话题阅读量达到7.8亿,“我们都有一个爱豆名字叫阿中”阅读量达到13.2亿,讨论量81万。
毫无疑问,隐藏在“令人喷饭”“饭圈女孩”甚至是当下的“明学”背后的,是《新闻联播》正在一改昔日的“腔调十足”,而是试图以当下极具网感和趣味性的语言向年轻人伸出互动之手,并借助他们在社交平台的巨大号召力和传播力散发自己的影响力。
事实上,台词的接地气和趣味性,以及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只是《新闻联播》的最直观表现,这背后离不开其一系列年轻化布局:入局更符合当下年轻观众诉求的短视频领域。内容层面,中央电视总台在今年7月29日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渠道层面,8月24日,《新闻联播》先后宣布入驻快手和抖音短视频平台。
“粉联播,您有眼光”,7月29日康辉的话回应了《新闻联播》金句频出的热度,也拉开了《主播说联播》首期节目的大幕。而节目主要是将时下热点新闻和通俗语言相结合,也将《新闻联播》带入了“该高大上决不低姿态,该接地气绝不端架子”的新时代。截至目前该系列栏目播出近30期,微博话题阅读量近10亿。
更重要的是,作为《新闻联播》的衍生节目,《主播说联播》以更加轻松接地气的锐评迅速在年轻人中出圈。近日,在微博上引发热议的 “香港该排毒了”、“中国没时间陪你zuo ”、“阿中哥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靓的仔”、“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了”等多个网络梗皆是出自该节目,其中“榨菜”系列官方微博播放量3633万,转评赞高达110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主播说联播》开播,昔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央视主播们也开始走下神坛。从“荒唐的令人喷饭”“满嘴跑火车”“怨妇心态”到“明学”的活学活用,到“怼的你(美国一小撮人)灰头土脸,怼的你哑口无言,而且怼的时候,我们始终气定神闲”,康辉当属其中代表,而他也被网友调侃“被朱广权带跑偏”。
热点新闻和重点事件之外,《新闻联播》的神秘面纱也逐渐揭开。8月19日,节目结束后,康辉和欧阳夏丹以“新闻联播主播手里的稿子长啥样”开启了揭秘之旅,也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兴趣,截至目前,这一话题微博阅读量达到5.1亿。除此之外,媒体报道的央视主播衣着打扮甚至是发型等细节,也让他们开始“走下神坛”,更接地气。
而这些从内容延展、台词犀利到主播出圈、神秘面纱揭开的种种,也为《新闻联播》入驻快手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奠定了内容基础。作为当下最大的两个短视频流量池,快手和抖音在年轻人乃至广大观众中的普及度不可小觑,这也为《新闻联播》提供了走向观众的新途径,尤其是其互动性强、传播性强的特点也为节目带来了新生机。
一句“快手的老铁们,你们好!”、“我们一起抖起来,一起上热搜”背后,是《新闻联播》高能圈粉的必然。截至目前,快手平台上《新闻联播》账号粉丝数达2020万,宣布入驻的首支视频播放量1.2亿;抖音官方账号粉丝数达1961万,首支视频点赞量1607万。初步实践效果喜人,其也被网友称为“涨粉最快的官方号”。
迎来不惑之年的《新闻联播》,正以更年轻、更开放的姿态走向未来。更重要的是,在其衍生节目接地气、入驻快手抖音背后,是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迅速成长为和传统电视台、视频网站并行的第三大内容阵地的必然,更是昔日高大上、严肃的官媒党媒逐渐走下“神坛”,和年轻观众拉近距离的必经之路。
仍以抖音快手为例,虽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仍然难以摆脱某些不良标签,但是经过整治其已然被纳入最重要的内容阵地。在8月20日广电总局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品网络视听节目上线仪式”中,除了优爱腾等头部视频网站推出了献礼内容矩阵,抖音、快手、微视、秒拍等也将推出“短视频献礼”的活动,正式加入“时代命题”。
快速增长的用户群,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也就不难理解短视频正在成为官媒党媒在内的媒体瞄准的入驻平台。事实上,在《新闻联播》之前,早在2018年人民日报、人民网等综合性新闻媒体便已经开启入驻之路,尝试通过短视频进行新闻报道。目前人民日报在快手上粉丝数达到943万,抖音上更是获得13.2亿次点赞,影响力不可小觑。
当然新媒体平台迅速扩大的影响力以及其对年轻用户中的高辐射,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娱乐至上的年代,官方媒体如何有效和年轻用户形成联动甚至达成共识,也是其延续影响力的重要维度。以更年轻化的语言表达、对年轻人关注的事物,生动形象的传达正能量,实现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无疑尤为重要。
而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媒主流媒体早已迈出了这一步。而近两年来较不敏感的娱乐课题上,官媒及主流媒体更是频频发声,在引导大众同时,也试图摆脱自己严肃的刻板印象。年初PGone事件中沸沸扬扬的“紫光阁地沟油”热搜词背后,紫光阁自称“紫光阁饭店”、新华社自诩“新华小馆”的互动,不失幽默的回击了粉丝。
除此之外,在赵立新事件中,共青团中央、中国反邪教的“对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的评论收获了网友大力支持;前不久发生的蔻驰、范思哲等多个国际大牌涉嫌辱华事件中,人民日报的“挑战原则底线,你们离凉凉还有多远”、“光道歉有用吗”也被网友大量转发支持。
年轻化、包容性,是以《新闻联播》代表的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亦是新旧媒体融合的必经之路。对于观众而言,这不失为一次极具趣味性的新鲜尝试,只是对于其本身而言,如何在娱乐化、年轻化的同时保持自身格调,亦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做人亦不可无腔调,何况是代表“国家态度立场和气派”的“官方发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