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如何备考?考上名校研究生的他们来支招

2019-07-24   大学生杂志官网

河北经贸大学

2019年时间已过半,对于考研学子来说,考研备考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如何高效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暑假如何备考?经小贸为你带来已经成功考研上岸学子的经验分享。

每个笑容的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拼搏的灵魂,每个考研成功的人,都是找到了合理的备考方法,不断坚持努力。让我们来看看过来人有哪些备考经验。

1

高欣黎 会计学院 会计学专业

考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学硕



1.暑假备考经验

首先,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每个月应该看哪些东西,都要规划好。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考试科目和薄弱环节来,比较薄弱的就多花一点时间,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花时间纠错和复习。其次,暑假其实是一个黄金时间,一定要好好把握,耐得住寂寞,最好是在学校复习备考,会比较有氛围。最后,就是要相信自己,调整好心态,坚持到最后一刻。

2.心态的调整:让压力成为动力

最困难的就是一路上承担的压力:害怕自己很努力依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害怕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但是我也没有刻意地去克服这些压力,因为我觉得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让压力成为促使自己前进的动力也算是我调整心态的方法。

3.考研会成为难忘的经历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暑假在学校备考的时候,天气超级热,在学校家属院租的房子也没有空调,有大概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每天晚上睡觉都会被热醒,这段艰辛的日子实属难忘。但同时最想感谢的是和我一起合租的几位学姐,和住在我对面晚上十二点和我一起回家的男孩,他们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学习建议和方法,和他们都是因为考研才认识的,很感谢与他们的相遇。

2

王松松 文化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专业

录取: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新闻学专业



1.关于择校的经验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主要是院校、专业、地域/城市三个因素。面对这三个因素,我首先考虑的是专业。在仔细查阅了新闻传播学科之下所有的细分专业和研究方向后,我选择了国际新闻学,这个专业既便于发挥我的英语优势,又与我的兴趣相符。国际新闻学是个比较小众的专业,国内已知设立硕士点的仅有五所院校(清华、人大、中传、北外、复旦)而中传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但录取人数相对较多,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再加上中传在新闻传播学科内的实力很强,最后我把中传的国际新闻学作为了自己的考研目标。

此外,考研还需要考虑选择学硕还是专硕。两者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如果自己喜欢学术研究可以选择学硕,如果喜欢专业实践就选择专硕。两者主要差别在于学制、费用、培养方案等。

2.如何规划学习时间

我把整个考研过程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6月)主要是看一些考研机构的公开课,把专业书看了几遍,梳理知识结构;第二阶段(7-8月)整理专业课笔记、读论文、整理专题+英语真题+肖秀荣精讲精练和1000题;第三阶段(9-12月)背专业知识、背专题、模拟考试+背政治知识点、练习大题+练习英语作文。

具体到每天,我一般上午背两三门专业课的书,下午是政治和英语各两小时,晚上练习专业真题和回顾一天的学习(最后冲刺期主要就是背书和模拟考试)。算算时间,八点到图书馆开始学习,晚上九点四十闭馆回宿舍(洗漱后看看手机,十二点前睡觉)除了十二点到两点和下午六点到七点吃饭、午休时间,每天学习时间也就十小时。

其实和身边考研同学还有更加勤奋的,比如一起在校外合租的张同学和王同学,他们基本上每天五六点起床,晚上学到一两点才休息。

3.暑假备考经验

暑假对考研来说是非常宝贵非常重要的时间段,因为这时候专业课基本完成一轮复习(假定3、4月开始复习),即将进入强化期;考研政治的学习一般也会在这时候开始;最重要的是暑假没有其他事情影响,可以全身心投入考研复习中。

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考研学习周期长,需要准备的科目多,压力大。要学会把这一年的学习拆分为几个阶段,每天的学习划分给不同科目,每小时看多少书,背多少知识点。有了明确的计划,学习才会踏实,晚上回顾一天学习的时候也不会有虚度光阴的焦虑感。

劳逸结合。考研其实非常耗费心神,能坚持走完全程实属不易。每隔一段时间(一周或者一个月)拿出点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我在暑假期间每天都在教室学习没有休息,到八月中下旬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了疲惫,学习效率下降,但又舍不得拉下进度,就一直硬撑。回头看看那段时间,其实完全可以休息两三天调整状态,学习效果可能更好。

4.努力克服困难

很多时候做一件事情困难不在于事情本身,而是对最终结果不确定性的焦虑感。在考研看不懂专业书的初期和背书越背越忘的冲刺期,我经常怀疑自己能不能考上。但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制定的这个目标是长期搜集信息、反复比较后做出的选择,不是头脑发热临时做出的决定,而且我也有自己的优势,并非毫无胜算。焦虑严重的时候,我一般会听听音乐,或者去图书馆后面的花园透透气发发呆。


每个考研学子都要经历一段披星戴月,焚膏继晷的岁月,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不断努力与坚持。一起看看正在备战考研的他们说些什么:

@ 张同学

选择考研是因为我决定大四不出国了,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就业问题,想考研再继续积淀知识和能力,并且大一到大三这三年我在学习上投入了很多精力,每个学期都会获得二等奖学金,在学习上也有了一定基础。

准备考研过程中感觉压力很大,因为买书报班买课等也付出了很大成本,很担心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但同时内心也更加坚定了,就是觉得自己更该拼一拼!现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是很难搜集到目标学校专业课真题,目前只能做一做其他学校的题借以参考。二就是需要背的资料真的特别多,我只能多读多背,反复记忆。

@ 刘同学

选择考研是大一入学时的想法,随着这几年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经历,更加坚定了考研的想法。自己也想通过努力考上研究生,加深对这个学科的研究和理解。

暑假的复习还是按部就班的,因为提前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把大目标细分成每天的计划,然后逐一执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最大的困难应该是时间不够以及偶尔的一些课业难题,时间方面是希望自己要更有效率的执行计划,学习方面的话就要多努力了,毕竟勤能补拙,希望自己能有所突破吧。


@所有考研人:

有一段我考研的时候很喜欢的话,现在想送给正在备考的你们:“并没有觉得这一路走来有多辛苦有多累,也没觉得坚持到最后有多不容易,只是觉得你选择什么路便就应该有什么状态,你立下怎样的目标便就应该承担怎样的风险。若结果差强人意那么感激上天眷顾,若最终事与愿违那么定是上天另有安排。”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希望2020年考研都有好结果。

——高欣黎

考研是我们告别懵懵懂懂后第一次做出的重大决定,在做出决定后能够拿出行动力,把自己的目标转换成每一天的自律专注。暑假天气很热,但也是考研学习的关键期。当我们努力把过程做到极致的时候,最后的结果必然不会令我们失望。

——王松松



相信看过推送的你们都已收获满满

经小贸希望每一位考研学子

都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