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两名学生荣获“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2019-08-18   大学生杂志官网

天津师范大学

日前,2018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结果揭晓。我校管理学院2017级研究生王淼、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徐万园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2018年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以“奔梦路上·自强不息”为主题,旨在树立新时代大学生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模范典型。寻访活动于2019年4月启动,经由各高校团委推荐、省级初评、全国评审等环节,寻访了一批在爱国奉献、道德弘扬、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志愿公益、身残志坚等方面具有突出事迹,在当代大学生中能起到榜样引领作用的自强典型。

优秀事迹

学以致用支援西部

爱国励志勇于担当

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王淼

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王淼,自2012年本科入学至今,她在师大已经学习生活了7个年头。

2016年王淼凭借连续三年专业课第一的优异成绩保送成为我校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立志用一年的时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本科毕业后王淼来到了素有“垄中苦瘠甲天下”之称的甘肃省定西市福台高级中担任支教工作。当王淼第一次登上讲台,第一次面对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教他们写漂亮的字,给他们唱热爱祖国的歌时,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支教老师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支教老师,除了承担日常的教学工作外,王淼发挥专业优势申请协助福中档案整理工作。刚刚来到福中档案室时,摆在她面前的是一摞摞、一箱箱年头久远的案卷;那段日子,她为规范管理起草了福中档案管理章程,每天在档案室里编写目录、装订上架,一干就是三个月,一个标准化的学校档案室基本建成。

随后王淼又有了更具挑战的想法——为福中编纂校志。为此,她走遍安定区的每个角落寻访取证、搜集史料,上至区委领导,下到已故教师家属,累计寻访近百人,记录笔记十余本,查阅文献数千件。为加快编写进度,王淼放弃了全部休假时间,尽管支教工作已经使她非常疲惫,但她依然每天加班到凌晨。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王淼独立撰写并印刷出版了长达约10万余字的《福台高级中学校志》,重新呈现福台高级中学从始建到发展的历史画卷,也将天津师范大学支持福中建设,实施智力扶贫,支援西部开发的故事定格在了福中的发展史上。档案工作守住的是寂寞,记录的是平凡,经过王淼一年的努力,福台高级中学档案室被推荐为2017年甘肃省省级优秀档案室。支教期间王淼获评“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优秀支教教师”“优秀档案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青年:“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天津师范大学的7年求学生涯,已经让王淼从青春懵懂的学生蜕变成奋勇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支教过往,皆是成长,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是王淼的支教宣言,一年的支教经历不仅让她认识到了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精神品格,更让她肩负起了自树树人、勇于担当的青春使命。王淼说:“能在支援西部建设的征程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是一生的宝贵财富,这份光荣和骄傲将激励着我投身社会奉献青春,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智慧和担当。”

身行力践自强不息

甘于奉献回报社会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 徐万园

徐万园是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他出生寒门始终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变家庭状况;作为学生骨干甘于奉献,以如火的热情回报社会,凭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榜样行动带动着身边同学奋发向上、崇德向善。

徐万园的母亲曾是一名老师,在学校教书时因公受伤,脑部受到重创,自此生活不能自理。母亲重伤、父亲出走,庞大的医疗费用不仅花光积蓄,还导致诸多外债,几乎濒临倾家荡产。徐万园自小就知道姥姥的不容易,他也尽最大的能力去替长辈分忧,全力承担家务,坚持与母亲交流,希望唤醒母亲以求康复。即便家中屡遭苦难,徐万园一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始终都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因为他深知自己是家庭的未来,只有学有所成才会改变家庭状况。因此他始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进入大学后连续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所获奖学金悉数为家里添置洗衣机和冰箱,为姥姥购买拐杖。家庭生活的改善更加坚定了其求学奋斗的决心和亲力亲为为亲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信心。

进入大学以来,他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加入了多个学生组织,作为学生干部在组织活动中尽职尽责,积极乐观、甘于奉献的精神更是影响了身边的很多同学。在学院科技博览月中,从场地布置到视频制作、从参与策划到现场执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作为院学生会权益保障部的分管主席,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还有很多比我还困难的同学需要我的帮助”,不仅时时为像他一样的困难学生提供帮助,还带领勤工助学的同学参加培训学习,帮助他们培养能力为家庭减轻负担。2018年5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之余,更加积极投身到社会服务活动中。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活动中,他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养老院,帮老人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喂他们吃饭,为他们表演节目。每当看到他们,徐万园都更加思念家中的姥姥和母亲,因此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怀他们,为老人们带去青春的温暖。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身边家人及老师同学鼓励其深耕学业、知识报国的嘱托,让他更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此他立志像母亲一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孩子改变命运,把青春之花绽放在更多孩子梦开始的地方。

今年5月,徐万园在“天津市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活动中获评“天津孝老爱亲好青年”。徐万园常说:“生活中的困难只是短暂的,生命只有在不断的磨练之下才会更加坚韧。虽然我现在的能力还很有限,能做的事情还不够,但为小家改善条件的同时,更会想着社会这个大家庭,用所学回报社会,将爱心传播四方。”

供稿: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