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恢复死刑,耶鲁大学教授却说死亡根本不可怕

美国在16年之后,决定恢复死刑。

这难道是打算向歹徒示弱了吗?

死刑并不是可怕的,因为死亡本书并不可怕。

至少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谢利·卡根在他著名的书籍《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中,费尽全力、抽丝剥茧般的在努力向世人证明——死亡并不可怕。

时常受到死亡威胁的人类,制造出了各种游戏和谎言,使自己可以忘记死亡,慢慢的接近死亡。

宗教、哲学和艺术都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游戏”。

谢利·卡根认为,我们应该先问自己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死亡真的是一件坏事吗?

大多数人都认为死亡是一件坏事,那么它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坏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将大家分为两类——物理主义者与精神主义者。

物理主义者:

如果我死了,肉体就消亡了,我就不再存在了。既然我已经不再存在,那么死亡对我又有什么坏处呢?严肃的说,死亡本身对我已经不会起任何作用了。

精神主义者:

对于精神主义者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点,死后的世界是存在的。不论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你的存在还将继续,那就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所以,死亡到底对谁有坏处?

其实,答案是对你的朋友和亲人。

当你死亡时,死亡对你并没有坏处,但是对那些爱你的亲人和朋友来说,对那些你离开之后还不得不继续活着的人有坏处。

因为当你死亡后,他们不能再像从前一样跟你交谈、和你看电影、和你分享美好的生活。

或许,这就是死亡的主要坏处。

死亡对死者本身没有坏处,而是对生者有坏处。

死亡,其实只是代表着分离。

所以,死亡并不可怕。那么,对于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来说,死刑是不是根本一点都不可怕呢?

死刑不如“活邢”的原因:

1.现代的死刑过于“人道”,对罪犯没有威慑力。

要知道中国古代为何要有凌迟这种处罚措施,简单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乱世,太多的罪犯根本不怕死,“砍头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诸如此类的思想,使得许多罪犯根本不会惧怕国家的法律。

2.一时死不如“活受罪”。

有些国家有死刑,大多数能够够得上死刑的罪犯,他们都是有预谋的主观犯罪,如果是冲动杀人也不会判死刑。那么,他们本身对与自己会死已经有了预期、有过思考。所以,他们根本是不怕死亡的,但是明知会死他们一样会去主动犯罪。

其实这个原因更简单,因为他们有时候根本就是想死。只求速死,不为活人,人生对这些人来说早已是一种痛苦而不是生活。

恰恰因为这样,如果你给他判个无期徒刑,然后在监狱里过上漫长的人生,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折磨。

杀人放火,死了了事?岂不是便宜了罪犯?这其实也是死刑思考的一个角度。

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在监狱里待了一辈子,被放出去反而适应不了社会上吊自尽了。

这难道不是对他犯下罪行的一种惩罚吗?

所以的所以, 从惩罚的角度来看,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无期徒刑甚至可能比死刑对罪犯有更大的惩罚力度。

当然的当然,要是恢复凌迟另当别论。

最终的所以,对于死刑犯来说,可以不用承受无期的折磨,可以求死得死。

老美,你是不是倒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