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日记|顾瑞莲:武汉三院ICU的关闭预示着我们的战疫胜利了

2020-03-18     上海松江发布

从踏上飞往武汉的飞机到此刻,整整49天,今天,武汉三院ICU的关闭预示着我们的战疫胜利了,回想起这49天的经历,此生难忘。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抗疫的这段时间里,武汉三院的老师们用坚强赢得了胜利,用希望迎来了曙光。

1月28日,19:15,武汉

天河机场空荡荡的,只有一架由上海飞往武汉载有148名逆行英雄的飞机,这上面承载着不仅是武汉的希望,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

2月1日,0:00,武汉三院ICU病房

工作第1天,看着镜中严严实实的自己,身姿虽然滑稽却无比的挺拔,一层N95口罩外加一层外科口罩充满窒息感,近视眼镜和护目镜卡得耳朵非常疼,防护服非常闷热,两层鞋套外加一层及膝薄膜鞋套,因为太滑不敢走路太快,整个人看起来像极了电影角色“大白”。“你确定作为上海市第三批医疗队员去驰援武汉吗”?“我确定!”“你一个人照顾女儿,爸妈又都在上班,家里可有困难?”“没有,家里人非常支持,恳请领导给我这次机会,保证完成任务!”出发前夕的对话犹在耳畔,我就是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顾瑞莲,我也是千万白衣天使中的一员,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我更是一名入党积极份子,履行着解群众之所忧的光荣使命。

2月5日,2:00,工作第4天

我开始独立管床,一名气管切开男性患者,氧饱和度监测提示需要吸痰。站在患者身旁,重新审视自己的防护,理智告诉我必须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但看着患者痛苦的表情、焦灼的眼神,我拍拍他的肩膀,“别怕,吸痰很难受,但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一起努力!”别怕!这即是对患者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鼓励。

充分湿化,调整角度,迅速旋转,随着负压吸引器的声音响起,报警声随之消失,患者呼吸随即慢慢平稳。我马上向他竖起大拇指,等我整理物品回头,蓦然看到他也伸出大拇指。病毒无形更无情,医者有能力更有温度,来日等你去除所有管道,来日等你笑意盈盈。防护服脱掉的刹那间感觉自己掉了一层皮,哪怕全是刺鼻的消毒水味,我也觉得这世间的空气从来没有那么的清新过。

2月10日,22:15,工作第10天

“婆婆,不要拉管子,那是你的救命管!”“你把它拿掉,让我死吧!”“婆婆,你不能这样,我知道你很难受,你或许还不知道,国家又派了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来支援,连总理都来武汉了,你一定要有信心呀!”此刻,面对心理崩溃、情绪激动的年迈老人,我使劲地握着她双手,阻止她拔掉呼吸机面罩。看着监护仪上不断上升的血压和下降的氧饱和度值,不断安抚和鼓励,整整半小时,一直握住她的手,直到她渐渐平静下来,我已经全身湿透,抬头看向窗外,冬日的武汉温馨而静谧。

2月25日,10:25,工作第25天

给10床张爹爹接补液,看着他轻抿了一小口水,我用蹩脚的武汉话说:“张爹爹,您要多喝水,不够了我再给您加点。”“我不敢喝,不忍心让你们给我倒(尿壶)”,简短的几句话,瞬间泪目,我努力忍住哽咽:“没事,如果您可以,我相信您绝对不会麻烦我们……”我深吸一口气,平复着情绪,回想着15年来被许多患者不理解或辱骂,导致曾经一度想做个逃兵。而今,患者的一个眼神,一句不忍,都让我对自己的护理职业充满着自豪。

3月6日,9:00

随着武汉三院19楼病区的正式关闭,重症患者人数逐日下降,越来越多的武汉人民走出病房,拥抱阳光。

3月16日,13:30

最后一名重症患者推出ICU的大门,原本沉重的隔离病区大门此刻显得无比轻盈,轻轻关上的那一霎那,所有ICU的医护将积压在内心的不安全部释放,我们胜利了。

月余,疫除,终胜,此后百年,国泰民安。樱花将灿,雾尽风暖,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为此次疫情付出的所有英雄点赞,为坚强的武汉人民点赞,为伟大的祖国点赞。

文字:松江区中心医院 顾瑞莲

编辑:周正豪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teL63ABfwtFQPkdG9gM.html










消失的东外街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