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陈翔公路(芳林路-沪宜公路)今日全线通车

2019-11-18   上海工地

陈翔公路是横贯南翔东部社区的

一条东西向主要道路

长期以来受沪嘉高速影响

造成周边居民出行非常不便

不过喜大普奔的是!

这一情况将一去不复返

就在今天上午9点30分

陈翔公路(芳林路-沪宜公路)全线开通!

话不多说

先上现场图

由上海嘉定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隧道股份市政集团承建的云翔大型居住社区陈翔路(沪宜公路-芳林路)改建工程位于嘉定区南翔镇,属市、区两级重点工程,全长1300米,地道部分长840m,规划红线42米,其中暗埋段499米,敞开段341m。

新建成的陈翔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道路东起芳林路,西至沪宜公路。陈翔公路通车后,不仅改善了南翔地区的交通管网,而且对疏导轨道交通11号线陈翔路站客流、以及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

据了解,陈翔公路在改建过程中攻克了11号线下基坑开挖的重大技术难关和S5沪嘉高速道路翻交的两大难题。隧道股份市政集团的建设者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接下来就带大家回顾一下。

难题一:下穿运行中的11号线区间,最近距离仅0.7m

作为陈翔路地道工程的重大节点、最大危险源、最大技术难题就是下穿11号线地道主体结构。主要难点在于:

(1)轨道交通11号线在施工期间照常运行,因而,基坑量变形控制要求极高。

(2)近距离下穿——地道围护结构距运营中的轨道交通承台最近处仅0.716m,为下穿案例中最小间距。

(3)双层地道,三次换撑,基坑暴露时间长,根据时空效应,风险加大。

(4)11号线高架下净空仅6.06m,对施工设备作业高度存在限制,大型机械不能进入11号线范围内,这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除了细致的方案设计,仔细的现场施工,项目团队凭借两个法宝助力拿下这一题。

法宝一:BIM技术

作为上海市交委建筑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该工程将BIM技术运用在专业建模、方案比选、结构分析、施专项方案模拟等多处领域,实现了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了工程的建设效率。

法宝二:自动轴力补偿系统

为控制北侧基坑施工的基坑变形,对基坑施工的钢支撑系统采用自适应液压伺服基坑位移变形控制系统,以始终保持轴力在设计值内,控制围护结构变形,保证地铁运营安全。

难题二:横穿S5沪嘉高速,两次翻交连接地道

陈翔路地道工程横穿S5沪嘉高速,而沪嘉高速作为上海市区与嘉定区之间一条重要的交通枢纽,分担了上海市区与嘉定间沪宜公路56%客、货运交通量,解决了上海对外6个主要公路出入口中交通量最大的西北出入口交通拥塞状况,所以车流量很大,这也是这两次翻交的难点和高风险点。

利用沪嘉高速东侧已建临时交通道路,对原沪嘉高速交通进行翻交(临时道口过渡),分两次在新建好的沪嘉高速对其进行恢复交通,并且两次翻交均是在午夜车流量稍少的时候进行。历时整整1年时间,在与交警部门和市政养护部门的协调配合下,两次翻交进展顺利,沪嘉交通从没因此受过丝毫影响,交通一切正常。

项目自建设以来,也是获奖无数。先后获得了2016年度上海市“明星工地”、2017年度上海市文明工地、2017年度绿色施工样板工地等多项荣誉。

最后,工地君提醒各位工地粉

通车后的陈翔公路(芳林路-沪宜公路)

全路段限速每小时40公里

地道限高4.5米

地面限高3.6米

还不赶紧去体验一下~

本文由隧道股份市政集团供稿,图/杨瑞祥 文/周小康、张如珍,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