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笔账目都必须清楚!”江苏省红十字会援武汉七人组:爱心不可辜负

2020-03-22   常州武进检察

" 我们要以最快速度

把这些物资发到需要的地方去,

每一笔账目都必须清楚。

爱心不可辜负!"

武汉抗疫,全国各地的爱心物资纷纷涌向这里。江苏省红十字会援武汉工作组负责人、江苏省红十字会赈灾救济部部长聂城带领 6 名队员,在武汉奋战近 50 天,处理捐赠数据超 11.3 万条 ……3 月 21 日,他们与当地红十字会完成了交接工作,将于 22 日返程。

江苏省红十字会援武汉工作组负责人、江苏省红十字会赈灾救济部部长聂城

他在朋友圈写下

" 一片口罩一片情 "

疫情发生后,负责接收医疗物资的武汉红十字会成了当地最忙碌的机构。由于工作量巨大,武汉市红十字会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求援。2 月 3 日凌晨,江苏省红十字会援武汉工作组首批 5 名成员抵达武汉。2 月 20 日,又有 2 名成员过来增援。

按照流程,捐赠物资都要明确接收、发放记录,捐赠人的名字、单位名称、联系电话、物品名称数量、折价金额等都需要登记。但在 2 月初的武汉,正是抗疫最艰难的时刻,当地医疗物资急缺,各地的爱心物资如潮水般涌来,接收、分发工作很难完全按照正常流程进行。

摆在聂城眼前的是一道难题,他回忆," 有些捐赠人在发货时就没有录入完整信息,有的运货司机卸完货就走,捐赠人信息就没留下 ……" 因为物资量巨大,部分接收仓库是交给物流公司负责,流程管理上不够专业。这些情况导致捐赠信息公示不及时,物资分发不及时,一度引发舆论关注。


" 首先要协助武汉市红十字会把仓库物资理清楚,分发出去。接着就是要把捐赠人信息核实清楚,去向公示清楚,给爱心人士一个交待。" 聂城做过会计,从军时学过后勤管理,这些经历对他开展工作很有帮助。他迅速把工作思路整理清楚,与同事们投入工作。但真的做上手,他才发现这份工作要求非常细致。

" 有的包裹,里面只有一片口罩,也有五六片的。"当他看到这些物资,深受感动,于是在朋友圈发了一句感受:" 一片口罩一片情,一垛物资满屋情。" 同时,他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每一笔经手的物资,无论数量多少,都会做细致的信息录入。

经过研究,聂城和同事们对前期工作的不足,制定了解决方案。对定向捐赠物资,不再卸货转运,录完即走,实现点对点投送;对非定向物资,发动志愿者参与接收管理;对信息录入,必须利用 " 云表 " 动态管理。这些建议被武汉市红十字会采纳,每天新到的爱心物资终于有了清晰账目。


海量数据中挖线索

处理捐赠数据超 11.3 万条

针对前期捐赠物资的信息补录,处理起来则更为苦难。" 前期的手写的入库单,我们全部复印下来,一共有 1 万多张,这些内容全部录入电子台账。" 聂城说,对于信息不全的条目,他们通过志愿者挨个打电话过去确认;电话打不通的,通过快递公司找揽件单位;没有任何线索的,就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官网发布公告征集 ……" 公告征集的效果不错,当天就有 132 人下载了补录表单。"

有一次,一名姓许的女士从上海打来电话询问,她捐赠的一箱口罩最后用到了哪家医院。聂城花了半天时间找去向。" 物流单号、捐赠人姓名、联系电话在账目里都搜不到,最后靠搜她所在公司的名字,终于找到了这箱口罩的记录,查到捐给了武汉市协和医院。" 聂城说," 圆满答复公众的疑问,是我们的责任。这件事更让我们明白,必须从源头登记,就把事情做细做实。"

在与爱心人士的交流中,聂城收获了更多感动," 很多爱心人士还是理解支持我们的,都配合完成了登记。我们更觉得,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他和同事们每天都是三点一线,在宾馆、仓库、武汉市红十字会之间奔波,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

截至 3 月 21 日,江苏省红十字会援武汉工作组协助武汉市红十字会承担三个物资仓库和五个捐赠账户的账目清理和信息发布工作,完成台账资料 23 份,编制物资、资金账目表 280 余个,处理捐赠数据 11.3 万条 …… 这份成绩单不仅受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高度肯定,国家审计署的工作人员在审计时,也为他们清晰的账目点赞。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记者 是钟寅 / 文 张浩然 顾闻 /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