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漂第一步,重铅粗找底,这些没注意,后面怎么调都会有误差

2019-07-20     认真的钓鱼

在使用立身漂调漂时,为了确定钩饵能在半水,同时也为了大致确定一下水深,一般都会做一个重铅找底,然后再修剪铅皮到平水,几乎网上所有的调漂文章,都是这样说的,而大多数钓友,也将此视为准则,但是也有钓友会有这样的疑惑,在淤泥塘、野水垂钓时,总觉得会偏差那么2~3目。

这2~3目的偏差,并不是因为饵料溶散导致,而是没有挂饵时,在精找底时就会出现,这里的2到3目的差异,并不是范围,而是真的一会差2目,一会差3目,有时候会差的更多,最显著的,就是调钓时漂目不会变化,但是在正钓时,过一会就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有时候会认为这是阴漂现象,因为很多人都鼓吹野钓不需要精准调漂,所以多有疑惑,却没有深究,那么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答案是,重铅粗找底,本身就需要分两步来完成,如果贸然重铅找底,不仅水深是错的,精找底是虚的,别说钓目会变化,其实调目都没有找对,是不是觉得有点胡扯了,难道调了这么久的漂,都是乱调么?还真别说,除非在新塘子或者经常水域调漂,否则,出现误差是百分百会出现的事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淤泥的出现,和水域的时间、土壤的土质、水质的酸碱度有着若干关联,当然,我们今天并不需要分析这其中的关联,我们只需要知道,户外水域,只要没清淤、不是新塘,时间久了都会有淤泥,淤泥的厚度,坦白说并没有现成的公式,不是说一年就有多厚,两年又有多厚,但是,有淤泥这个事,是必然存在的,那么这一点,就是前提。

使用重铅找底,在大多数水域调钓,如果直接抛到钓点,那么粗找底的水深,其实是指淤泥底的厚度加上实际水深,在做调目时,因为铅皮被修剪,相对于重铅找底而言,淤泥的底部瓷实,上层虚浮,做调目时,基本上浮漂翻身之站稳之后,没等多会就赶紧提竿,铅坠是落不到淤泥的瓷底的;如果调目做的高,淤泥底的影响会降到最低;但是调目做的低,如调平水,时,别说钩饵,可能铅坠都会落到泥底里。

搞明白这一层,那我们再捋一遍,重铅除了容易打进淤泥底,还有其他弊端没?别说,还真有,就是容易打满竿;要说调钓的时候打满竿应该不至于切线吧,这话肯定没有毛病,但是结合淤泥底,再打到满竿,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重铅找的底,和真实的水深,可能并不相符,为什么呢?重铅打满杆后,平水到铅坠的实际距离,可能比水深要长一些。

其实不难理解,因为铅坠重,很容易就打到满竿,再陷入到淤泥中了,那么加入漂座到铅坠应该是绷直的,但是,这段水线,和水底并不垂直,会因为满竿的原因,和水底形成锐角,那么这个长度,明显就比实际水深要长,那么再修剪铅皮调平水时,只要八字环没有挂鱼钩,水底有淤泥,这种情况就难免会发生;那么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小问题呢?

第一步,在近岸,也就是离钓位1~2米的位置修剪铅皮,然后调平水,可以以钓距1米、2米、3米,依次试一下,看看平水目数会不会变化,如果会,则拉近,重新调整一下,这样做,能让铅坠和浮漂的浮力平衡,这样做,也能避免铅坠打满,水线不垂直水底,至少水深比较精准。

第二步,把铅坠打到钓点,肯定是黑漂,然后一直推漂到平水,然后以钓点为圆心,前后左右相隔30~40厘米多测几次水深,如果有浮漂黑了,那就是此处水深,然后再继续推漂,调平水,再依次为钓点,继续前后左右探底,漂目如果大于平水,那说明铅坠没有陷入淤泥,此时再继续修剪铅皮,露出1目即可,钓点为1目,那么其他几个位置应该是大于1目的,此时就玩完全让开了酱层淤泥底。

接下来,做调目,因为铅坠完全不受淤泥底的影响,调目做好之后,钩饵离地多少距离,完全可以计算出来,那么不管是调目,亦或者挂双钩之后做的钓目,都应该是精准的,不会因为淤泥受到任何的影响,钓目再忽然发生变化,那就只能是鱼讯,又或者是浮漂质量问题,或者是饵料出问题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iAJ7mwBJleJMoPMrI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