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兵黄硕祥:参加两次大阅兵是我一生的荣光

2019-09-26     名城苏州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当天将举行盛大阅兵式,这让苏州退役老兵黄硕祥期待不已,在他15年军旅生涯中,曾参加过两次重大阅兵式。

(黄硕祥)

第一次:国庆60周年阅兵,牛虻叮咬出血纹丝不动

黄硕祥2003年参军入伍。2009年初,当时还是陆军某学院学员,他所在的学院接到了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的命令,负责组建陆军学员方队。经过极为严苛的选拔,黄硕祥表现优异,最终被选中参加阅兵训练。

“对一名军人来说,这是无上光荣,一方面是为国争光,另一方面也是挑战自己!”时隔多年,回忆起当时被选中的心情,黄硕祥仍旧心潮澎湃。

(阅兵方阵的位置,黄硕祥保留至今)

阅兵训练是一种严格而艰苦的制式教练,整齐划一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我当时在陆军学员方阵,11排23号,教官对正步走的步幅步速都有严格要求。”黄硕祥回忆,天安门广场东西华表的距离是96米,受阅部队徒步方队通过这96米,时间规定为1分06秒,而且必须不多不少正步踢出128步。每名队员的步幅和步速必须一致,每分钟走116步、每一步75厘米、距地面25厘米,这样整个方队才能走得整齐划一。

为了在阅兵时走出中国军人最饱满的精神状态,他们训练时下足了功夫。当时有句顺口溜“两眼一睁,练到熄灯”,就是最好的写照。 为了能够准确检验方队行进的步幅、步速,各个方队在地上均匀铺上细沙,用秒表记录方队行进速度,用尺测量每名队员的脚印。为了训练腿部力量,他们在双脚上绑上3-4斤重的沙袋,这样才能踢腿带风、落地有坑,抓地有痕,迈出军人特有的步伐。

每天4小时站军姿是最基本的训练,阅兵村在郊外,蚊虫、牛虻多,有时候牛虻叮咬战友的脸,叮出了血,大家还是纹丝不动,那股坚忍不拔的精神,是中国军人的缩影。

2009年10月1日,黄硕祥和战友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着历史性一刻的到来。长安街上,一个个方阵、一辆辆坦克、一辆辆指挥车、一架架飞机,经过天安门接受检阅,气势磅礴。 “那一刻,我为自己能够亲身经历这伟大盛事,为我们能够在全中国、全世界面前展现解放军的威武刚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由于表现优异,黄硕祥在国庆前一天火线入党,成了他最骄傲的回忆。

第二次:抗战胜利日阅兵,老兵敬礼让我热泪盈眶

6年之后,已升任副连长的黄硕祥又接到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任务,他与年轻的战友又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 作为有阅兵经验的老兵,这一次他主动挑起了教官的重任,每天与队员一起训练,时间长达10小时,训练内容包括站军姿、齐步走、正步走、敬礼等,每天的衣服都是干了湿,湿了又干。

他所在的“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共有359名官兵,大部分是90后,独生子女多。

“一点不夸张,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训练到列队时即使有蚂蚁、虫子、蜘蛛等爬到脸上,或是沙子吹进眼睛里,再痒再疼,也绝不允许动一动。”黄硕祥说,有的战友动作不标准,他就帮忙开小灶,竖起一面整容镜,拉起一根绳子当作踢脚线,对着镜子练动作、抠细节。

“第一次我是受训者,而第二次我参与指导训练,感觉肩上的胆子更重了,要带领大家一起训练,练到最佳水平。”黄硕祥说,6个多月的高标准、高要求、高强度训练,对身体素质,对意志精神,都是一次再塑造。而自己作为参加过一次阅兵的老兵,本身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种无形的榜样,更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阅兵日来了。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现场解说用了“三军立阵、铁甲生辉”这句话形容黄硕祥所在的方阵。“真的是太贴切了——我们的脸在训练中都被晒成了古铜色,阳光下,脸和铁甲,都在发光,熠熠生辉。那种感觉,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他说。

“当时紧张吗?”

“很难用语言去描述,激动、兴奋……诸多回忆中,唯独没有紧张,因为每一个动作都已经融入肢体,每一声口号都已融进血液,每一滴汗水都已精确地丈量向前的每一步。”

“抗战胜利70年阅兵与国庆60周年阅兵有什么不同?”

“内心无比的澎湃,在那一刻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强大。有幸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倍感光荣。”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乘坐敞篷车的老兵方阵,行驶到他们方阵前,车上第一排第一车第一座的一位老兵,突然举起右手,向他们敬礼!“他头发花白,神情肃穆,但是敬礼时威严有力,一个冒着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的老兵,向我们敬礼,我当时的心情无比激动!”黄硕祥说,当时差点热泪盈眶,只能拼命止住,不让泪水流出来。

后来,他才知道这位老兵是阅兵式最年长的,102岁的陈廷儒,同样来自苏州。

阅兵结束时,他和每一个战士的眼眶都凝满了热泪。回想4年前的一幕,自己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大屏幕上看到百岁老兵经历的那一刻,那个坚毅的眼神里有国有家,更有一个兵的荣耀。

两次受阅,终生受益!如今,已经退役的黄硕祥依旧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对即将到来的国庆大阅兵,他无比期待,一定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阅兵,感受祖国70年来的伟大成就与变化。

名城苏州网 记者 熊曙光 图文报道(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熊曙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hLqbG0BJleJMoPMtdM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