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中国对于"孝"还是比较看重的,而在我们现实生活的环境中,很多让人唏嘘的"不孝子""白眼狼",类似的案例总是能引起人们的热议。
在谈论这样的话题时,相信很多有子女的父母们,也会在心里默默的反问:我家孩子应该会懂得孝顺吧?
"孝"这个字,从字面拆解是上老下子,子"驮"老是为孝。儿女赡养双亲,让父母老年生活快乐自在,是感恩父母多年养育的最好回报
俗话说的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要想知道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懂得孝顺,小的时候便可以从一些小细节反映出来,大多有这三个特征,家长们不妨对照一下自家孩子。
曾国藩说:"看一个家庭的兴败只看三个地方,其中一点就是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像是帮助父母擦桌子、扫地做家务这样的小事情,看似平常,但却能反映出一个孩子是否具有同理心,这是疼父母的表现,同样在过程中也可以锻炼一个孩子动手能力,培养责任感,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一个孩子如果在年龄尚小的时候,便懂得心疼父母,体谅父母的不易,愿意主动提出或者是尝试学习和提升自理能力,这样的孩子不仅自身能更具有发展潜能,同时也是孩子将来孝顺体贴的表现。
因为这样的孩子是具有同理心的,他们会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观察,会对自己的父母更加理解和在乎,他们也同样会在尝试中得到更深的感悟,将父母的养育之恩铭记在心。
如果家里宝宝总是在得知父母要去忙吗,或者是父母要出门的时候,主动地追问:"去哪里?""去干吗?""去多久?""注意安全!"这样的话语,那么可千万不要对其表示不耐烦的态度。
因为这是宝宝们情绪的表达,同样也是对父母的牵挂和重视。
这个时候的孩子对父母的动向是好奇的,同样也会对将要面对的分离表露出不安。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要耐心的安抚孩子的情绪,解答孩子的疑问,同时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让孩子增加对父母的信任,同样也会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别看孩子年龄小,但恰恰可能是最"护食"的。
说起主动分享所有物这一方面,最能体验出孩子真性情的便是食物的分享。
如果自家宝宝在得到好吃的食物时,会主动的先给父母品尝,或者是懂得留出一份给父母,那么这孩子的家长无疑是幸福的,拥有一个可爱懂事且乖巧的孩子。
愿意主动的分享自己的所有物,首先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这样的孩子不会过于自私,懂得付出和给予。
这三个小细节很多时候往往会被忽视,但其实极有可能反映出一个孩子的家教问题,以及孩子未来是否会是一个具有孝心之人。
婴儿降生在这个世界时,它的世界就像是一张白纸一般,很多事情都需要人的引导,即便是情绪的感知和表达亦是如此。
而我坚信'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说法,一个人究竟会成长发展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后天因素的主导几乎是占据全部的,所以要想让孩子长大后懂得感恩,家长就不光要"养",还要注重"育"。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多给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多一些相互理解和包容,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榜样,相信孩子也会在这样的如沐春风环境下,得到有益的正确引导。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