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母亲发现儿子偷了自己多年积蓄,怒而报警。
警察提醒母亲,如果情况属实,儿子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
母亲声泪俱下,告诉警察,抓到了就让他去坐牢,你们帮我管。
儿子被逮捕时,十万五千元已被挥霍得所剩无几。
母亲哭诉,在儿子五岁时,她便与前夫离婚,孩子一直跟着奶奶生活。
儿子长大后,一旦缺钱,就会来找母亲。母亲觉得亏欠他,也总是有求必应。
去年过年,儿子偷拿了一万块钱,母亲考虑到钱不算多,也就没有追究。
谁知现在,儿子的胆子竟然越来越大,以致铸成大错。
这条新闻和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何其相似。
一母亲见孩子小时候偷东西,以为偷的东西不值钱,无伤大雅,便没有批评教育他。
孩子长大后,胃口越来越大,偷金盗银,终于犯了死罪。
临刑前,孩子要求再吃母亲一口奶,却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
孩子是有多怨恨自己的母亲,才会做出如此残忍之事啊!
不要以为你纵容了他,他就会感激你,相反,等有一天,他一步步走向深渊,幡然醒悟,却又无法回头时,他只会恨你为何没在开始时便制止他。
以为小孩子犯的错小,便不在意,可等到孩子将来犯了大错,想再管,却管不了了。
如果在孩子开始犯错时,做父母的就能及时制止,之后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2
同样是面对孩子偷钱,这位母亲的做法值得赞赏。
中山一男子潜入亲戚家盗窃11块钱。
亲戚发现后,想着只是11块而已,且是自家亲戚,便没声张。
亲戚找来男子的母亲,希望母亲能教育一下,然后把孩子领走。
怎知,母亲批评了儿子几句之后,便选择报警,亲手把儿子送进了监狱。
只是11块而已,又不是11万,犯得上这样大动干戈?随便教育一下就好啦!这是许多网友的看法。
可是,偷就是偷,偷11万是偷,偷11块就不是偷了?不要以为数额小,就可以纵容。
母亲曾反复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母亲年幼时,生活困难,很难吃上一顿饱饭。
母亲和小伙伴饿昏了头,便打起了歪主意。
她们想去别人家田里掐豌豆尖。
在她们看来,掐一些豌豆尖而已,并不会影响豌豆生长,根本算不得偷。
趁着夜深,小伙伴压低了声音喊母亲去掐。
母亲悄悄起床,挎上小篮子,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正要开门出去,却被姥爷的一声怒喝吓得飞了魂儿。
“不准去!”姥爷这带有命令口气的三个字,挡住了母亲犯错的路。
原来,姥爷发现母亲一直辗转反侧,猜测她要去干什么坏事,便也一直没睡,等着揪她的“小辫子”。
母亲最怕的就是我姥爷,她只得放下篮子,不情不愿地回到床上继续睡觉。
姥爷教育母亲,偷再小的东西也是偷,你偷了一次,就还想再偷第二次,时间长了,手就收不回来了。
自此,就算再饿,母亲再也没有想过偷东西这件事。
3
《世说新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曾做过监管渔梁的小吏。
一向孝顺的陶侃以公谋私,偷拿了官府一罐腌鱼,派手下给母亲送了过去。
陶母见到腌鱼,疑惑暗生,追问之下,得知这鱼果然是从官府偷拿回来的。
陶母气愤异常,把腌鱼封好,原路退回,并写了这样一封信:你身为官吏,却将官府的东西私自拿给我,这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还会增加我的忧虑。
陶侃收到腌鱼和书信,羞愧难当之际,将腌鱼悄悄送回了库房,之后,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尽管官做得越来越大,但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错误。
一罐腌鱼而已,无人发现,更无人会在意。
可是,陶母知道,腌鱼虽小,却并不简单。
今天拿了一罐腌鱼,明日可能就会拿一吊钱,后日可能就会拿一锭银子。
她不容许儿子为了孝顺她,而变成一个贪官污吏。
所以,在儿子第一次犯错时,她就选择了阻止,从而在根源上杜绝了陶侃日后可能犯下的弥天大错。
4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临终前对刘禅的告诫。
怎奈,刘禅终究没能听从父亲的教诲,葬送了父亲辛苦打下来的江山。
孩子单纯,但也是个小机灵鬼儿,鬼主意很多。
他们惯会试探你的底线。
孩子没有法律观念,对一些东西,爱而不得,就自然而然会想到偷。
对于偷钱这件事,开始时,他们会偷一毛两毛,你可能根本发现不了。
之后,他们可能会偷十块二十块,这时候,做父母的就会有所察觉了。
如果这时,父母觉得偷的钱少,无关痛痒,听之任之,孩子就会觉得,偷钱这件事,并不算错。
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的。
得到了父母的默许,孩子的胃口势必越来越大。
从偷几毛发展到偷几百几千,更甚至,会走出家门,开始到社会上偷。
当偷盗成了习惯,做父母的还能管得住吗?
孩子年龄小,没有是非观念,做父母的,要努力引导,而不可因为感觉东西小,就选择纵容。
孩子偷了东西,作为父母,一旦有所察觉,就该立刻化身“福尔摩斯”,展开细致调查。
一旦证据确凿,不管东西是价值大还是价值小,父母都要第一时间板起脸来,让他认识到他犯的是何等大错。
孩子是一张白纸,上面能画成什么样子,全凭父母手中的那一支笔。
就是因为孩子还小还单纯,三观还未成型,才不可放过。
就是因为孩子偷的东西不值钱,犯的错尚可挽回,才要第一时间制止,避免他滑入罪恶的深渊。
要知道,你现在不拦,将来,想拦,恐怕也拦不住了。